发布时间:
2021
-
08
-
19
2021年全球及中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战略可行性研究 (1)红外热像仪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红外热成像技术最早运用在防务领域,在特种装备上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最重要的应用是夜间观察和目标探测。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将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转变为红外热像图。自上世纪70年代起,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开始使用红外热像仪在各个领域进行探索。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各种适用于民用的低成本红外成像设备出现,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防务领域,红外热像仪以被动的方式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比其他带光源的主动成像系统更具有隐蔽性。鉴于其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目标识别能力强、全天候工作等特点,红外热像仪被广泛应用于侦察、监视和制导等特种装备上,主要用途包括坦克、装甲车等特种车辆的夜视,反坦克个人携带式武器,单兵夜视装备,飞机和导弹武器,特种舰艇夜间识别和射击指挥(雷达、激光、红外复合)系统等。特种装备类红外产品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就逐步应用于海陆空战场,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及产品换代,目前红外产品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防务领域的普及率较高,市场趋于稳定。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红外成像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及产品禁运政策,也制约了全球防务市场规模的大幅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防务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107.95亿美元。目前国际特种...
浏览次数:4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2021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 在共享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共享项目服务于消费者。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热点领域受强烈的关注。共享充电宝有桌面固定式、小机柜移动式和大机柜移动式三大产品形态。桌面式共享充电宝线机一体化,作为商家的基础设施补充,主要应用于餐厅、KTV、咖啡馆等中小场景。小机柜式主要投放于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中小场景。大机柜式一台设备可容纳20-80个充电宝,主要面向大型场景,如机场、火车站、景区、医院、大型商场等。我国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开始于2017年,凭借着共享模式的风口,共享充电宝快速发展。2017年四月份开始各路玩家纷纷进入赛道,同时也有大批资本跟随入局。而后我国整个共享行业进入冷却期和洗牌期,同时头部玩家聚集,形成了“三电一兽”的格局。随着怪兽充电的上市,市场需求和盈利空间得到验证,竞争加剧,行业整体进入关键发展期。截止目前,我国共享充电宝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在行业发展关键期。从市场规模来看,2017-2020年我国充电宝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2.5%,2020年我国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规模达到95.7亿元,相较2019年同比增长了37.9%。从用户规模来看,2017年-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
浏览次数:2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2021年中国及全球燕麦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 燕麦片是燕麦粒轧制而成,燕麦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燕麦片,使其食用更加方便,口感也得到改善,成为深受欢迎的保健食品。燕麦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经常食用,可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燕麦片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含有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有预防骨质疏松,是补钙佳品。中国作为裸燕麦(又称为莜麦)的故乡,种植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后逐渐成为北部高寒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自唐代开始,从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等国家。而普通燕麦则是沿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我国,距今也有2000年种植历史。我国燕麦片行业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我国燕麦片行业存在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燕麦食品属于日常消费食品,虽然其价格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定幅度的波动,但其销售相对稳定,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并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近年来,在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东欧、中东与非洲等地区的推动下,全球燕麦市场呈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全球燕麦市场规模约为290亿美元,至2019年增长至302亿美元。在全球燕麦市场中,北美是燕麦消费的重要地区之一,消费占比达到近40%;其次是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地区,2019年燕麦市场规模约为64.86亿美元,占全球燕麦市场...
浏览次数:4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2021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建筑垃圾是指个人、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铺设、建设或拆除过程中所残留下来的弃土、弃料、渣土、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我国建筑垃圾产量逐年增长,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复杂,不同时代、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垃圾成分亦不相同。我国已具备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技术条件,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已逐步成型。自“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起,经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层层突破,至“十二五”资源化成套技术的研发,至“十四五”不断完善综合利用产业体系,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处理设备、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产品质量、使用示范等环节均已突破瓶颈,建筑垃圾资源化平台逐步完善,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建筑垃圾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市场规模也将逐年扩大。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九部门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绿色施工,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和拆除垃圾原地再生利用,实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不断提升利用质量,提高利用规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可行性报告》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
浏览次数:3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2021年中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餐饮垃圾指的是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厨余垃圾指的是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边角废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两者统称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具有污染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处理得当可“变废为宝”成为资源,处理不当则污染环境、危害健康。餐厨垃圾的处理需要利用多种设备和工艺技术,最理想的状态是最终形成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无论是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还是宾馆、饭店和单位食堂产生的餐饮垃圾,其成分多以可降解的有机物为主,包括主食所含的淀粉,蔬菜及植物茎叶所含的纤维素、聚戊糖,肉类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水果所含的单糖、果酸及果胶(多糖)等;无机盐中以NaCl的含量最高,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钙、镁、钾、铁等元素。随着我国消费升级,餐饮行业的发展迅速,尤其是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餐厨垃圾的产生也逐年递增。2015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达9475万吨,日均产量达26万吨/日。统计显示,我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致范围为37%-62%,由此得出理想状态下,2019年,全国餐厨垃圾产生量达到12075万吨。2020年由于疫情爆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尽管餐厅停业,学校、公司的食堂歇业导致餐饮垃圾产生量下降,但是在家做饭产生的厨余垃圾产生量增大;考...
浏览次数:1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7
2021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按照国家信息中心的分类,共享经济可分为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知识技能、生活服务、共享医疗、共享办公和生产能力等。2016-2019年,我国网约车客运量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有所下降。2020年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36.2%,占比比上年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在居民出行意愿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很多城市在一定时间段内暂停网约车平台服务。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国有超过50个城市发布了一定时期内网约车停运要求,网约车平台订单较传统巡游出租车下降幅度更大;一些地方甚至因为网约车停运或客流停滞,造成大量网约车司机向线下运营服务公司申请退车事件。2016-2020年,我国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逐年上升。2020年,疫情使得人们线下活动受到限制,线上生活服务需求大增,“宅经济”爆发。以在线外卖为例,测算表明,2020年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约为16.6%,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餐饮企业积极开展外卖营销推广,加大外卖业务比重,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满足疫情下人们的餐饮服务需求,在线外卖市场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旬,快餐和外卖相关行业达产率高于餐饮业整体约10个百分点。共享住宿领域,2016-2020年,我国共享住宿收入占全国住宿业客房收入比重波...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