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
-
07
-
29
2021年中国应急通信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应急通信是指出现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如洪水、地震或战争及恐怖袭击时,在原有公众通信设施可能出现瘫痪或拥塞的情况下,为应对紧急情况而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和设备组织建立的一种特殊的通信机制。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应急通信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我国应急通信行业起步较晚,2001年以后指挥调度系统才兴起,行业客户主要是各省、市、县、乡等政府机关和公安、消防、交通、减灾等相关应急部门、大型公共场所和电力、生产安全重点行业企业,目标客户相对集中。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已经获得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应急通信等的发展建设。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发展下,应急通信呈现新的形式,我国应急通信发展进入新阶段。2003年非典发生后,国家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应急管理的物质保障,应急产业的产业地位也逐步确立,并开始发展起来。应急产业涵盖了消防安全、防灾减灾、信息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发展应急产业既可以为装备、材料、医药、通信等领域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可能孕育出紧急救援服务等新的产业形态。2020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区遭遇1998年以来最重汛情,自然灾害以洪涝、地质灾害、风雹、台风灾害为主,地震、干旱、低温冷冻、雪灾、森林...
浏览次数:2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9
2021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进出口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4年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护肤品市场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整体增速较低;2015年,由于欧元区需求持续不振以及巴西出现大幅经济衰退,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同比下滑;2016-2019年得益于大中华地区的消费增长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带动,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年有所回暖,2019年全球护肤品市场规模达1400亿美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所下滑,为1251亿美元,同比下降10.6%。护肤品按照使用部位不同分为面部护肤品、身体护肤品、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产品,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护肤产品为面部护肤品,其市场规模占护肤品整体市场规模的比重达76.64%,身体护肤品的市场规模占比为13.87%,手部护肤品和护肤套装的市场规模占比较小,分别为2.33%和7.16%。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是全球主要护肤品市场, 2019年亚太地区护肤品行业增速加快,市场规模占比扩大至56%,较去年同期占比扩大一个百分点。西欧地区的占比有所下滑,2019年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20%和14%。中国护肤品行业企业竞争激烈,不仅有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大企业的竞争,目前,我国护肤品市场由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中国护肤...
浏览次数:1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9
2021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细分、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规模分析 智能安防系统可细分为智能防盗报警、智能视频监控、智能楼宇对讲、智能防爆安检、智能门禁控制等子系统。目前我国智能安防在传统安防行业发展地域代表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电子智能安防产品生产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和外资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集成应用、软件、服务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环渤海”地区三大产业集群,占据了我国安防产业约2/3以上的份额。三大产业集群在产品方面的优势领域各有不同。随着智能安防发展需求的增加,我国智能安防产业园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以政府和企业为代表的智能安防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以深安•智谷安防智能产业园区为例,该园区是深圳安防与智能交通北方基地项目,其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开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安全防范和智能交通为主导产业的智能科技型产业基地,其填补了中国北方安防产业领域的空白。该项目的实施对保定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示范引领作用。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智能安防市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预测报告》智能安防系统可细分为智能防盗报警、智能视频监控、智能楼宇对讲、智能防爆安检、智能门禁控制等子系统。智能防盗报警方面,随着防盗报警应用领域不...
浏览次数:3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9
2021年全球与中国民用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区域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 雷达作为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特点,已经渗透应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其不仅是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在民用市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民用雷达领域,特别是气象雷达和航管雷达在我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一批新型雷达陆续研制成功,如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近程远程交通管制雷达、着陆雷达、成像雷达等。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展,雷达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市场需求稳步增加。中国民用雷达行业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政策、疫情和技术层面。特别是政策因素对民用雷达行业产生的机遇较大。中国民用雷达行业发展痛点主要体现在融资困难、竞争激烈和技术因素三大方面。在2020年5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说到“将聚焦国计民生打造百亿航天雷达产业,特别是在气象雷达方面;百姓的衣食住行、安康乐知都离不开气象,气象雷达是航天科工二院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之一,二院还制定了‘4+N’百亿产业发展规划”。此外,二院还将目光专注到空天基雷达产业,以高精度的雷达探测技术服务地理信息测绘行业和安防领域从而不断优化技术指标。2020年,中国汽车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元。此外,根据数据显示,汽车雷达市场规模约占下游应用端的17.5%,此外军用雷达市场...
浏览次数:2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9
2021年全球汽车芯片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 汽车电子芯片是车用芯片,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应用处理器(IVI、MCU等)、功率半导体(AMP、IGBT、MOSFET等)、传感器芯片(TPMS等)及分离器件等。汽车电子芯片的上游是半导体制造,下游应用细分领域包括传统汽车、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在传统燃油汽车中,MCU价值量占比最高,为23%;在纯电动车中,MCU占比仅次于功率半导体,为11%。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MCU市场规模超250亿元。随着辅助驾驶等功能的进一步应用,MCU芯片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也将保持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MCU芯片市场规模将近270亿元,到2022年将突破300亿元。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全球与中国市场汽车芯片前景预测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2021版)》汽车芯片的产业链中,上游一般为基础半导体材料(硅片、光刻胶、CMP抛光液等)、制造设备和晶圆制造流程(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和封装检测);中游一般指汽车芯片制造环节,包括智能驾驶芯片制造(GPU芯片、FPGA芯片、ASIC芯片),辅助驾驶系统芯片制造(ADAS芯片)、车身控制芯片制造(MCU芯片)等;下游包含了汽车车载系统制造、车用仪表制造以及整车制造环节。汽车芯片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和企业,上游的重点企业有原材料企业东京应化、晶瑞股份、日本信越等,芯片制造设备企业晶盛机电、...
浏览次数:11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9
2021年全球债券行业市场规模发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债券发行是证券发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以债券形式筹措资金的行为。伴随着改革的需要,中国债券市场逐渐发展,2020年我国拥有4600余家债券发行人,全年证券发行量再次创造近十年最高值,政府债券全年发行利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预计未来我国债券发行规模将伴随着国家发展而继续增长。2020年全球收到疫情影响,经济情况收到严重负面影响,导致全球债券发行量再次冲高,创下2014年以来最高纪录。未来,由于经济恢复情况的不确定性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动荡,预计2021年以后全球的债券发行总量仍然会保持一个整体慢增长的状态。2014-2019年全球债券发行量呈震荡上升的趋势,主要在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2019年全球债券发行量达到了7013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9%。2020年的发行量增长以非典型的方式进行。通常,发行量和GDP呈正相关:随着GDP上升(或下降),债券发行也一样。但是,自2020第二季度以来,这两个系列已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幅度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大幅度。近期发行量增加的一种解释是中央银行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在高度不确定性以及缺乏有效且广泛的新冠疫苗的情况下,这使许多公司能够采取谨慎的行动来增加现金储备。考虑到这些因素,与GDP发行关系为正的关系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报告称2020年全球债券发行量会超过8万亿美元,约为81353亿...
浏览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