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
-
03
-
11
专精特新“小巨人”:计算机行业企业已进入“云化、国产化”现状 云化——云计算技术应用逐步推广,推动计算机行业产品架构升级。从主流软件企业业务演化层⾯分析,中国也正处于软件向云化转型阶段。云模式具备灵活性⾼、快速迭代等优势,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当前随着国产⼚商陆续推出云原生产品,中国企业信息化进⼊云原生阶段,企业管理的云化有望进⼀步提升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国产化——国产化涉及硬件及软件等层次,从应用范围层⾯分析,当前处于从党政试点进⼀步推广阶段,从应用重心层⾯分析,当前处于从“可用”向“好用”进化阶段。国产化终极形态为包含软硬多个层次的生态系统,但考虑到国产软硬件产品成熟度以及产能限制等因素,国产化推进节奏将呈现逐步迭代特点。⽽随着国内⾃主可控核心架构逐步建立,国内底层架构和上层应用生态有望逐步形成。从软件到云化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1)从平台软件到应用软件。垂直平台软件规模受限,需要向应用软件⽅向拓展。2)从单⼀软件产品到多产品组合。在现有客户基础上,做产品加法,持续扩⼤每个产品的市占率。3)从多个软件到SaaS云服务。⼯具型软件公司将已有的软件产品进行云化。4)从SaaS产品到PaaS平台。基于已有SaaS服务,增加SaaS服务品类,建立应用平台,逐步向PaaS演变。中国企业目前仍处于企业信息化向云化阶段,但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已涉及第四阶段,如宝兰德及致远互联...
浏览次数:6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8
专精特新:横向通用软件上市企业共33家,其中5家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 横向通用软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共5家,研发占比有望赶超非认证企业。横向通用软件上市企业共33家,其中5家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从盈利能⼒层⾯分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营收同比更高,2018-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营收同比分别为45.5%、16.9%、21.8%、28.7%及10.5%;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7%、15.2%、17.9%、20.0%及21.8%,有望赶超非认证企业。中国横向通用软件行业竞争格局呈以下状况(从2022年累计营业收⼊以及净利润两心个维度分析):1)第⼀梯队为科大讯飞(其语⾳合成核心技术代表了全球的领先心水平),2022年累计营收为188.2亿,是该领域内唯⼀2022年累计营收高于100亿企心业,净利润为5.0亿,研发费用为31.1亿;2)第⼆梯队为三六零、用友网络、深信心服及奇安信-U等国内知名领先企业,上述企业2022年累计营收在60-90亿之间,净心利润小于3亿,研发费用在16-23亿之间;3)第三梯队企业营收皆低于50亿且超60%心企业营收低于10亿,研发费用多数在5亿元以下,如致远互联、迪普科技、任子行、心福昕软件、每日互动、信安世纪、安博通等。中国横向通用软件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均在第三梯队,相较于同梯队企业,认证企业心营收处于中下水...
浏览次数:5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7
专精特新“小巨人”:垂直应用软件领域8家企业获得认证,认证企业研发费用占比远高于非认证企业 垂直应用软件领域8家企业获得认证,认证企业研发费用占比远高于非认证企业。通信终端及配件上市共97家,其中8家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获得认证企业整体营收同比研发费用率更高;2018-2022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收同比分别为42.0%、43.7%、38.8%、33.0%及0.5%;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1%、29.9%、18.1%、21.5%及31.9%。中国垂直应用软件行业竞争格局呈以下状况(从2022年营业收⼊、净利润及研发费用三个维度分析):1)第⼀梯队为上海钢联(国内领先的立足黑色、有色、能源化工、农产品等⼤宗商品的互联网平台综合运营商)公司2022年累计营收为765.7亿,净利润为3.4亿,研发费用为1.2亿;2)第⼆梯队为德赛西威(国际领先的汽车电子企业之⼀,是智能网联技术积极推动者),公司2022年累计营收为149.3亿,净利润为11.7亿,研发费用为16.1亿;3)第三梯队企业营收皆行业性信息服务厂商,且在部分领域技术处于中国领先,南天信息、广联达、中科软、恒生电子、天源迪科、云赛智联等,第三梯队企业2022年累计营收均低于100.0亿且约60%集中于10.0亿,超95%企业净利润位于-11.0-4.0亿之间,超90%企业研发费用低于5.0亿。垂直应用软件领域中...
浏览次数:1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6
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各地区奖补政策分析 一、国家: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标准:已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600万元/家,每年200万元。此外,还在企业培育、政策支持、服务开展、环境优化等方面给予支持。(1)强化梯度培育。通过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双创”不断孵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并促进其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2)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政策,建立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结合本地实际,着力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3)开展精准服务。融资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上市培育。创新服务,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和工业设计赋能专项行动,提升企业掌握和运用数字化和设计资源的能力。公共服务,支持服务机构开发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服务项目,广泛开展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4)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浏览次数:3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4
专精特新企业市场调研:2023年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概况 2023年,工信部发布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回顾前四批,各省市在《工业“四基”发展目录》基础上,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促进了“小巨人”企业的提质扩容。从整体经营规模和技术规模来看,天津“小巨人”发展呈现“大而强”的特点。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PU芯片,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更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算力源泉,打造自主可控的CPU,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环。目前已成为支撑数字中国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旗帜和重要名片。截至2023年10月,飞腾信息的生态伙伴数量已经超过5700家,并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了3800多款硬件,适配的软件超过34000多款,同时兼容百万级移动APP应用,构建起了一支庞大的从端到云的自主信息产业生态。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思达”)聚焦前沿新材料科学领域技术突破与工程领域场景应用,其中,应用于航空航天的碳纤维整流罩便是爱思达的“拳头产品”。目前,爱思达与多家火箭公司开展有先进复合材料火箭整流罩等产品研制合作,其中直径φ1200mm、φ1600mm和φ2650mm整流罩已通过考核试验验证并成功发射入轨,开始批量生产;直径φ3350mm整流罩已通过模态试验及分离试验考核验证,将完成飞行任务;多款直径φ4200mm整流罩正紧密研制中。多...
浏览次数:7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4
我国“专精特新”汽车领域行业细分产品发展概况 ——汽车零部件:在专精特新汽车领域中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上市企业营业收⼊主要在1-30亿元区间。其中,6-10亿元营业收⼊区间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6家,占比34.0%;其次,15家为1-5亿元营收规模的企业;在该行业中,营收规模最⼤的是科博达公司,营业收⼊达到33.8亿元,营收业务主要是以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为主。总体来看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以营收规模15亿元以下为主,占比达到85.0%。总体来看,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的净利润主要在0-3亿元之间,其中0-0.5亿元区间的企业数量最多,共15家企业,其次为0.6-1.0亿元净利润区间的企业占比达到25.5%。在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领域上市企业中,科博达净利润位居第⼀,2022年净利润达5.0亿元,第⼆名苏奥传感净利润3.1亿元;总体来看,科博达仍稳居第⼀,且之前批次新上市企业与第五批次专精特新企业盈利表现较优。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领域上市企业总市值在4-300亿元之间,平均值为34.3亿元;其中总市值为31-40亿元的企业最多,占比为25.5%。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领域上市企业的2022年证监会总市值中,泰德股份市值最小,市值为4.1亿元,科博达市值以断层式位居第⼀,市值为300.8亿元,市值第⼆名为成飞集成,市值为69.8亿元。——汽车电池与电机:专精特新电池电机领域上市企...
浏览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