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
-
05
-
23
“十四五”PC构件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空间研究预测及投资战略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 1、PC构件行业概况: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应用方式之一,即指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而成的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其重要组成部分为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主要分为三大类: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钢结构构件和预制木结构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是国内预制构件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三大结构体系中推广最顺利、覆盖范围最大的一种,根据住建部统计,2021年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6.22%。2021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类型占比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以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出台为标志,装配式建筑才开始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至2019年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的数量分别达到33个、157个、235个和261个2。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红利...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3
2023年全球及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下游细分应用市场份额占比分析及重点企业竞争规模研究预测 (1)功能性硅烷行业现状:功能性硅烷与硅橡胶、硅油及硅树脂并称为有机硅材料四大门类。从结构上来说,通常将主链为-Si-O-C-结构的有机硅小分子统称为功能性硅烷。从功能上来看,功能性硅烷多为杂交结构,多数产品在同一个分子中同时含极性和非极性两类官能团,可以作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界面桥梁或者直接参与有机聚合材料的交联反应,从而大幅提高材料性能,是一类非常重要、用途非常广泛的助剂。功能性硅烷按用途分主要可分为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两大类。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分子中同时含有两种不同化学性质的有机硅化合物。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可在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界面之间架起“分子桥”,把两种性质悬殊的材料连接在一起,形成有机基体-硅烷偶联剂-无机基体的结合层,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增加粘接强度。硅烷偶联剂广泛运用于胶黏剂、涂料和油墨、橡胶、铸造、玻璃纤维、电缆、纺织、塑料、填料、表面处理等行业。常见的硅烷偶联剂如:含硫硅烷、氨基硅烷、乙烯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硅烷交联剂是指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硅官能团的硅烷,能在线型分子间起架桥作用,从而使多个线型分子或轻度支链型大分子、高分子相互键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促进或调解聚合物分子链间共价键或离子键的形成。交联剂是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核心部分,是...
浏览次数:4
发布时间:
2023
-
05
-
19
2023年创伤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保有量分析、需求潜力分析、市场规模分析及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研究 创伤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骨折复位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机器人辅助骨折定位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骨折复位术与骨折定位术中定位病灶处定位困难,严重依赖医生经验和手感的缺陷。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机器人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创伤小、精准度高及安全性高的骨折复位。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创伤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1、适应证和手术量:创伤手术机器人的主要适应证为长骨骨折、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等适应证,这些严重骨折大都由骨质疏松和意外受伤导致。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骨创伤手术量由2021年309.0万台预计增长至2025年的350万台,2022-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2016-2025年中国骨创伤手术量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1年中国机器人辅助骨创伤手术量为0.18万台,机器人辅助创伤手术渗透率较低,预计2025年中国机器人辅助骨创伤手术量为1.83万台,2021-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3.1%,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创伤骨外科手术渗透率将持续提高。2016-2025年中国机器人辅助骨创伤手术量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骨科手术机器...
浏览次数:8
发布时间:
2023
-
05
-
19
2023年全球及中国固态硬盘主控芯片行业市场消费量、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下游需求前景及出货量研究预测 1、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市场运行现状:受益于PC、服务器、手机等下游需求驱动,数据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未来存储器需求将在5G、AI以及汽车智能化的驱动下步入下一轮成长周期。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为1,53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0.95%,2021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248.00亿美元。存储芯片的市场规模增长带动了对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的市场需求。数据存储主控芯片是存储器的大脑,负责调配存储芯片的存储空间与速率,在存储器中与存储芯片搭配使用。根据搭载的存储器载体不同,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一般可以分为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固态存储卡主控芯片以及U盘主控芯片等四大类。目前公司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主营业务集中在固态硬盘主控芯片领域,并向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延伸,在数据存储主控芯片领域,属于技术门槛高、市场空间大的领域。(1)SSD主控芯片产业链:在传统固态存储行业中,固态存储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存储主控芯片厂商和闪存制造商,中游主要是固态存储品牌和模组厂商,下游主要是移动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厂商。NANDFlash芯片与SSD主控芯片先交付中游模组与品牌厂商加工成SSD后再交付下游电子设备应用商。此外,上游芯片原厂也可直...
浏览次数:9
发布时间:
2023
-
05
-
19
2023年智能感知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评估预测 传感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分别完成对被测量对象的信息提取、信息传输及信息处理。智能感知技术是通过各种智能传感装置获取设备和系统数据,在传感技术的基础上搭载不同量级的边缘计算能力与云计算能力,通过基于软硬件的终端侧边缘计算技术与基于云端的大数据融合分析,实现自我诊断、自我识别与自适应决策等功能,其核心技术框架包括先进传感技术、前沿量测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安全连接技术、数据应用等。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智能感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1、智能感知行业发展历程: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传统传感技术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传感器将感受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信号,此阶段仅实现最基础的数据采集功能,无法识别和自处理无效数据。(2)智能传感技术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采集终端是智能传感器,在传统传感器基础上搭载了微型处理器从而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终端可通过软件技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成本低且功能多样化。(3)智能感知技术阶段(2020年左右兴起):在智能传感技术基础上,搭载不同量级的边缘计算能力与云计算能力的技术,以提高对环...
浏览次数:6
发布时间:
2023
-
05
-
18
2023年全球及中国船用柴油机行业市场规模发展前景研究预测及重点企业竞争战略评估咨询 (1)船舶工业与柴油机零部件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船用柴油机的热效率高、经济性好、起动容易、对各类船舶有很强的适应性,问世以后很快就被用作船舶推进动力。船用柴油机目前是民用船舶、中小型舰艇和常规潜艇的主要动力。船用柴油机按其在船舶中的作用可分为主机和辅机。主机用作船舶的推进动力,辅机用来带动发电机、空气压缩机或水泵等。船用柴油机一般分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船用柴油机与车用柴油机相比,其特点在于更庞大、更复杂、且运行效率更高。综上所述,船用柴油机是船舶工业的重要领域,柴油机零部件制造业属于船用柴油机的上游行业。(2)船舶工业运行基本态势: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完工量呈现震荡走势,基本维持在3000-4500万载重吨之间。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2021年,全国造船完工3,9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2014-2021年中国造船完工量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1年,国际航运市场呈现积极向上态势,全球新造船市场超预期回升,我国三大造...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