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
-
02
-
25
2021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概述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所处发展阶段生物有机肥是在堆肥的基础上,向腐熟物料中添加功能性微生物菌剂进行二次发酵而制成的含有大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机肥料。它与其他肥料相比具有培肥土壤、改善产品品质等优势。与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的营养元素更为齐全,长期使用可有效改良土壤,调控土壤及根际微生态平衡,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与农家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的根本优势在于生物有机肥中的功能菌对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具有特定功效。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等,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微生物肥料和微肥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活的生命,而后者是矿质元素。微生物资源丰富,种类和功能繁多,可以开发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经过人工选育并不断化、复壮以提高其活力,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荻得所需的菌株已成为可能。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目前一般将微生物肥料制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狭义的微生物肥料,指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包括提高土攘和生产环境中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总量,致使植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这一类微生物肥料的代表品种是根瘤菌肥;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指通过其中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但能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植物生...
浏览次数:5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4
2021年中国光伏封装胶膜行业市场份额及发展状况分析 1、国产EVA胶膜开始快速替代国外产品近年来,全球光伏市场呈稳步增长态势,对胶膜的市场需求亦随之增长。2019年全球封装胶膜组件产量约为138.2GW,同比增长19.3%,我国产量约98.6GW。按照目前1GW组件所需胶膜面积1,100万平方米计算,2019年封装胶膜市场约为15亿平方米,我国市场需求约为10.8亿平方米。在我国无法大规模生产EVA胶膜之前,国内的光伏组件企业主要依赖进口满足需求。随着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技术合作等途径,逐步解决了EVA胶膜的抗老化、透光率等问题,跨越了国内企业EVA胶膜的技术壁垒,与此同时,国产EVA胶膜的价格相比国外产品存在一定优势,国产EVA胶膜开始快速替代国外产品。国产化后,国内企业发挥在规模、资金等多方面优势持续保持价格优势,国内技术先进型企业不断创新并推出新产品,使得国内企业在全球光伏封装用胶膜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上升,乃至目前全球光伏封装用胶膜主要由我国企业供应。2、高品质胶膜市场份额逐步提高随着单晶PERC双面电池产能的大规模提升和成本持续下降,双面发电或者双面电池单面使用在近五年内将大面积普及。当双面电池单面使用,特别是应用于单面高效半片组件和多主栅组件时,使用白色增效EVA胶膜对于组件功率提升较为明显且性价比高。对于采用双面电池的双玻组件而言,使用多层共挤POE胶膜在...
浏览次数:1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3
2021年中国运载火箭贮箱行业发展历程及技术趋势研究 1、运载火箭贮箱结构整体向着大型化,模块化的发展方向推进作为航天技术的基础,航天运输系统的技术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自主进出空间的能力。确保可靠、安全、快速、机动、经济、环保地进出空间,不仅是未来实现迅速部署、重构、扩充和维护航天器的基础,也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前提。从目前来看,作为航天运载系统的主力之一运载火箭正向着大型化、系列化、组合化方向发展,而且各航天大国主流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已经或即将完成。作为运载火箭关键分系统之一的箭体结构,其推进剂贮箱多采用高强铝合金材料经拼装焊接而成,属于大型薄壁铝合金焊接结构,一方面作为液体容器实现推进剂的贮存、增压输送等功能,另一方面作为火箭主结构传递飞行作用力。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国运载火箭贮箱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专项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贮箱结构,包括未来的重型运载火箭贮箱,结构轻质化要求,可靠性要求,先进性要求也越来越突出。随着运载火箭运载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运载火箭贮箱结构整体向着大型化,模块化的发展方向推进;共底结构形式在国外大型贮箱结构中得到更多地应用;高效轻质新型材料得到更多应用,结构更加轻质化,但需特别注意工艺适应性;贮箱结构可靠性的提高,需要不断推进新型高可靠工艺的应用;贮箱结构设计与先进轻...
浏览次数:71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2
2021年中国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环境及发展前景分析 1、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产业链分析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的主要原材料为电子元器件等,电子元器件行业为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的上游行业。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为中游行业,将上游原材料生产加工制成产品成品并输送到下游应用市场。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有航空航天、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机械等领域,主要用于上述制造业生产设备的检测。2、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发展特性(1)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季节性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的下游行业为制造行业,总体来看制造行业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小,因此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也没有季节性特点。(2)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周期性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钢铁、汽车等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对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有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工业经济的整体运行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兴衰。因此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作为与制造业有极强相关性的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也具有周期性特点。(3)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区域性从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系统行业...
浏览次数:11
发布时间:
2020
-
10
-
09
2020年中国新型导电剂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分析及投资建议指导预测 电池生产企业通常增加一定量的导电剂,以提高电极中锂电池电子的传输速率,从而提高锂电池的速率性能,延长锂电池的循环寿命。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导电剂比传统导电剂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节省用量。由于空间结构、产品形态和接触面积不同,不同类型的导电剂具有不同的导电性,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速率性能、寿命性能和高低温性能有影响。锂电池中常用的导电剂主要包括炭黑、导电石墨、VGCF(气相生长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其中,炭黑、导电石墨和VGCF属于传统的导电剂,它们与活性材料之间的每个成形点、表面或线接触形成导电网络;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属于新型电极材料,分别形成线触和表面接触导电网络。在剂量方面,添加的导电剂量取决于不同电池制造商的电化学系统,电化学系统一般为正极或负极重量的1%-3%。碳纳米管导电剂的含量仅为传统导电剂的1/6-1/2,可有效增加极性活性物质的比例,从而提高电池性能。随着新型导电剂技术的快速迭代,碳纳米管实验室技术已发展到我国第六代。目前,全球碳纳米管生产规模并不大,少有企业碳纳米管粉末生产规模超过千吨,对于这样的精细新材料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产品性能指标和技术水平,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据报告,国内碳纳米管实验室技术已发展到第六代,经历了以下阶段:(1)第一代:主要目标是实现碳纳米管的吨位生产,对管...
浏览次数:13
发布时间:
2020
-
05
-
25
2020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可穿戴设备是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配置的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耳戴设备、智能眼镜(主要包括VR/AR头显)、智能服装、智能鞋等。可穿戴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并与各类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感知和监测自身生理状况与周边环境状况,无需手动便能迅速查看、回复和分享信息,其功能覆盖了健康管理、运动测量、社交互动、休闲游戏、影音娱乐、定位导航、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产品分类: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过软件支持和云端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其思想和雏形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设备推出,2012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终端开始爆发,2013年下半年进入产品密集发布期。当前可穿戴终端多以手机辅助设备出现,其中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最为常见,三者占据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70%以上。智能手环普及程度最高,功能简单;智能手表平台和方案众多,功能多样;智能眼镜技术门槛高,实现的功能也最为复杂。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细分产品分析 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基本数据:(1)市场规模: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