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
-
08
-
09
2021年药物研发及外包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 1、药物研发及外包服务市场情况:在研发成本增加和专利悬崖的双重压力下,同时受到自身研发人才限制的影响,药企逐步倾向于选择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以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提升公司研发效率。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亦为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全球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CRO+CMO市场规模和中国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CRO+CMO市场规模均有望保持良好增长。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药物CRO+CMO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999亿美元。预计至2024年,全球药物CRO+CMO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498亿美元,2020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10.7%。与全球药物CRO+CMO服务市场相比较,目前中国药物CRO+CMO服务市场的体量较小,但增长较快。2020年中国药物CRO+CMO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至327亿美元,2倍于全球药物CRO+CMO服务市场的增速。2020年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为672亿美元,市场渗透率(整体CRO服务市场规模占全部研发投入的比重)为35.2%;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0亿美元,市场渗透率预计为31.7%。2024年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60亿美元,市场渗透率进一...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21
-
08
-
05
2021年中国中医医疗机构细分市场、区域格局及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到现在,在西医严重冲击下,我国的中医仍然是人民群众治疗疾病的常规手段之一。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近20年来,受政府对于中医的大力推广,中医药益发成为我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的要素。我国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医类医院共有5232个、中医类门诊部共有3267个、中医类诊所57268个,而中医类研究机构只有9个。其中,中医类诊所在我国中医类机构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具有重要地位。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国中医医疗机构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中医类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中医类机构达到了26217个和23784个,占比分别达到了39.84%和36.14%。从省区市排行来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中医类机构分布TOP10分别为四川、山东、广东、河北、浙江、山西、重庆、内蒙古、湖南和辽宁。其中,四川省远远超过其他省区市,中医类机构数达到了7004个,占比更是超过了10%,达到了10.64%。从TOP...
浏览次数:2
发布时间:
2021
-
08
-
05
2021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企业数量及区域发展分析 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而其中骨科植入物又是骨科器械中最重要的门类,通常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以替代、支撑定位或者修复骨骼、关节和软骨等组织的器件和材料,由于价值较高、对人体生命和健康有重要影响、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因此一般也将骨科植入物归属到高值医用耗材类。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国内骨科植入器械应用起步较晚,渗透率及居民医疗支出消费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行业结构处于调整阶段。目前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占比相近,国内骨科植入器械各细分市场的渗透率较低,不足5%,远低于美国的40%-70%。骨科植入市场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其他,根据《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在2019年,脊柱骨科为骨科植入市场中第一大市场,市场占比28.95%。关节市场后来居上,超越创伤市场成为骨科植入排名第二的细分市场,预计2020年关节市场占比达29.58%。整体而言,国内骨科植入器械市场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目前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占比相近。主要原因是国内骨科植入器械应用起步较晚,渗透率及居民医疗支出消费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行业结构处于调整阶段。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临床医生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浏览次数:1
发布时间:
2021
-
08
-
05
2021年中国AI语音识别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评估预测 语音识别是人机交互的入口,是指机器/程序接收、解释声音,或理解和执行口头命令的能力。随着语音技术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芯片集成的深入发展,用户交互体验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用户认知和习惯得以培养,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稳步扩张态势。语音识别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步入萌芽阶段,发展至今,主流算法模型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模板匹配阶段、模式和特征分析阶段、概率统计建模阶段和现在主流的深度神经网络阶段。目前,语音识别主流厂商主要使用端到端算法,在理想实验环境下语音识别准确率可高达99%以上。中国AI语音识别市场参与者众多,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语音识别上游主要为一些提供数据与云服务的企业。语音识别解码过程中包含了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的识别建模和模型训练两个部分。在运行过程中训练数据量和计算量需求极大,因此,能提供海量数据处理、存储以及高性能运算能力的云计算技术成为语音识别行业的应用热点。语音识别的中游主要为将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硬件及软件服务供应商。根据终端消费者类型,语音识别的中游厂商主要可以分为消费级市场和专业级市场。语音识别下游行业应用多样化,一站式服务需求广。语音识别作为AI交互的重要入口,在人工智能领域属于最重要和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目前已经以多种商业化形式广泛应用于下游...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
2021
-
08
-
05
2021年中国造纸行业细分市场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造纸是指通过机械的、化学的或二者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加工成纸浆;然后通过手工或机器抄造的方法,把纸浆及其添加剂混合均匀而制成纸产品的过程。从事纸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制浆造纸工业”,简称“造纸工业”。造纸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造纸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文化、生产、国防各个方面,其产品用于文化、教育、科技和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通过引进技术装备与国内自主创新相结合,中国造纸行业部分优秀企业已完成由传统造纸业向现代造纸业的转变,步入世界先进造纸企业行列。根据数据显示,2015-2017年,全球纸及纸板产量逐年增长,2017年,全球纸及纸板产量实现4.15亿吨,达到近年来纸及纸板产量的峰值。2018年,全球纸及纸板产量出现下滑,实现4.09亿吨,较2017年下滑1.45%。2019年,全球纸及纸板产量实现4.04亿吨,较2018年下滑1.22%。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中国造纸市场发展分析及未来投资潜力可行性报告》我国是传统造纸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造纸行业也逐步经历着从早期的产能分散、工艺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过渡。通过引进技术装备与国内自主创新相结合,中国造纸行业部分优秀企业已完成由传统造纸业向现代造纸业的转变,步入世界先进造纸企业行列。...
浏览次数:2
发布时间:
2021
-
08
-
05
2021年工业缝制机械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及主要产品市场规模前景分析预测 2020年,受经济周期、新冠疫情、国际贸易形势等多重叠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发展承受一定压力。缝制机械行业坚定信心、化危为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有效推进复工复产,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全面加快智能升级,大力开拓市场:1、工业缝制机械行业总体处于阶段性调整阶段:受周期调整及疫情叠加影响,行业总体处于阶段性调整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为223.73亿件,较2019年同比下降8.58%,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1.9%。2020年1-12月,行业238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累计营业收入265.90亿元,同比下降3.49%。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累计出口额23.63亿美元,同比下降4.94%。从月度出口情况来看,行业自8月起月度出口同比实现由负转正,9月起月度出口同比连续实现近20%的中速增长,拉动行业出口降幅快速收窄至个位数,展现了较为强劲的增长潜力。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工业缝制机械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评估报告》2、产品结构加快调整:随着行业产品结构持续调整、技术升级加快,行业内普通产品占比下降,智能平缝机、智能包缝机、自动类特种机及缝制单元类高附技术加值设备企稳增...
浏览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