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飞轮电池行业分析报告》由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发布,http://www.chinabgw.net/pro.aspx?FId=n3:3:3 提供《飞轮电池项目可行性报告》&《飞轮电池项目商业计划书》等详情请登录中金企信市场咨询网(www.chinabgw.net)&国统调查报告网(www.gtdcbgw.com)&国统研究报告网(www.bjzjqx.com)。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经多年发展已成为领先的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调研报告&专项调查研究报告&编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多元化信息服务提供商之一,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数据支持平台。主要从事全行业全产业链的行业市场研究、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竞争策略研究、项目可行性报告、品牌经销商渠道研究、投资咨询、商业计划书、数据分析、竞争对手调查等信息咨询服务的权威平台。
飞轮储能是指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在需要的时候再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其作用原理类似玩具陀螺,当人力 对其施加动能后,即便松手,其仍然会依靠惯性继续旋转。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惯性会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故其物理特性适用于短时间的电网调频和电能质量保障。受材料工艺制约,国产化飞轮量产最大功率200KW级,各项水平较国际水平尚有差距。
“飞轮”这一储能元件,已被人们利用了数千年,从古老的纺车,到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以往主要是利用它的惯性来均衡转速和闯过“死点”,由于它们的工作周期都很短,每旋转一周时间不足一秒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飞轮的能耗是可以忽略的。现在想利用飞轮来均衡周期长达12~24小时的能量,飞轮本身的能耗就变得非常突出了。能耗主要来自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人们曾通过改变轴承结构,如变滑动轴承为滚动轴承、液体动压轴承、气体动压轴承等来减小轴承摩擦力,通过抽真空的办法来减小空气阻力,轴承摩擦系数已小到10-3。即使如此微小,飞轮所储的能量在一天之内仍有25%被损失,仍不能满足高效储能的要求。再一个问题是常规的飞轮是由钢(或铸铁)制成的,储能有限。例如,欲使一个发电力为100万千瓦的电厂均衡发电,储能轮需用钢材150万吨!另外要完成电能机械能的转换,还需要一套复杂的电力电子装置,因而飞轮储能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飞轮储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基于下述三项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是高能永磁及高温超导技术的出现;二是高强纤维复合材料的问世;三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进一步减少轴承损耗,人们曾梦想去掉轴承,用磁铁将转子悬浮起来,但试验结果是一次次失败。后来被一位英国学者从理论上阐明物体不可能被永磁全悬浮(Earnshaw定理)。出乎意料的是物体全悬浮之梦却在超导技术中得以实现。
超导磁悬浮原理是这样的:当我们将一块永磁体的一个极对准超导体,并接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上便产生了感应电流。该电流产生的磁场刚好与永磁的磁场相反,于是二者便产生了斥力。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感生电流强度将维持不变。若永磁体沿垂直方向接近超导体,永磁体将悬空停在自身重量等于斥力的位置上,而且对上下左右的干扰都产生抗力,干扰力消除后仍能回到原来位置,从而形成稳定的磁悬浮。若将下面的超导体换成永磁体,则两永磁体之间在水平方向也产生斥力,故永磁悬浮是不稳定的。
利用超导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把具有一定质量的飞轮放在永磁体上边,飞轮兼作电机转子。当给电机充电时,飞轮增速储能,变电能为机械能;飞轮降速时放能,变机械能为电能。图中超导体是由钡钇铜合金制成,并用液氮冷却至77K,飞轮腔抽至10-8托的真空度(托为真空度单位,1Torr(托)=133.332Pa),这种飞轮能耗极小,每天仅耗掉储能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