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占有率:2024年中国钛和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需要前景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日期: 2024-08-29
浏览次数: 3

市场占有率2024年中国钛和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需要前景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球及中国钛市场占有率报告(2024)-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全球及中国钛市场总体消费量及销售收入可行性预测报告(2024版)-中金企信发布

2024年全球及中国钛合金行业研究报告-含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经营概况调研-中金企信发布

专精特新-钛合金行业市场竞争份额占比分析及发展战略评估预测(2024)-中金企信发布

市场占有率认证:我国钢管出口金额已达到165亿美元-中金企信发布

2024年中国金属钯行业应用领域具体情况及供应量现状分析

近年来航空航天用钛量步入发展快车道,已由2011年的0.4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3万吨,在总消费量中占比由8%提升至23%。随着我国进入军机列装上量阶段,叠加全球商用飞机交付量在疫情过后触底复苏,军用及民用航空领域用钛需求前景广阔。

1)军用飞机升级换代及新型军机用钛量显著上升带来巨大市场机遇:2022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14,760亿元,同比增长7.0%。虽然我国军费预算总额排名全球第二,但仅为美国国防预算的28%,人均国防开支更是不足美国的1/15,军费占GDP比重也不足美国的1/4。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中国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预计军费支出将持续增长。

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国防支出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三部分组成,其中装备费占比逐年提升,已由2010年的33%提升至41%。2010-2017年装备费用复合增速13.44%,显著超过国防总支出10.06%的复合增速。装备支出占比逐年提升,军用航空装备是重点增长领域。

当前我国处于军用飞机升级换代大周期,新型军机放量且新机钛合金占比提升,军机升级换代对钛合金材料有着强烈需求。美国现役战斗机全部为三代及以上战机,并已加速列装F-22、F-35等四代战机,三代机、四代机占比分别为78%和22%。我国目前仍以二代机和三代机为主,占比分别53%和45%,升级换装需求迫切。目前我国已自主研发出适配歼-20和运-20的发动机,军用战机量产的最大障碍被消除。

随着我国新式战机以及配套导弹的加速列装,未来有望成为航空装备建设的收获期和井喷期。新型军机用钛量显著上升。国外方面,当前欧美设计的各种先进战斗机和轰炸机中钛合金用量已经稳定在20%以上,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35用钛量达到20%,F-22战机用钛量则高达41%,其机身主承力梁和框架采用钛合金整体锻造而成。国内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在《院士开讲》节目中提到,国内军用歼击机的钛用量在不断提升,歼8的用钛量只有2%,而歼31的用钛量已经达到25%,同时国内运20的钛含量也跟美国的C17相近用钛量都是10%左右。

根据《中国航空零部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增军用飞机2,850架,由此牵引的钛合金材料需求量为54,890吨,年均10,978吨,尤以重型四代机、重型三代机、战略运输机需求为最。

2)国产大飞机放量及单架飞机用钛量上升带来巨大增大动力:由于钛合金的优质性能,客机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钛材以满足客机减重省油的要求。据统计,飞机每减轻重10%,可节省燃料4%。目前主要商用客机的用钛量均在6%以上。尤其在当前较为先进的商用飞机中,空客A350用钛量14%,波音787用钛量15%,俄罗斯新型客机MS21用钛量25%。国产大飞机C919也广泛采用钛合金,用钛量已达9.3%,高于波音777的7%用钛量。据公开信息,正在研制的宽体客机C929预计钛合金使用量将达到15%左右。

中国商飞作为实施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体,主要推出三个级别的涡扇喷气式客机,分别是ARJ21、C919、C929,未来将与波音空客等同台竞争。ARJ21已正式投入航线运营,累计交付量112架,目前订单775架;C919已于2022年9月取得适航证,并于当年12月交付了首架,2023年9月28日,中国东航与中国商飞在沪签署100架C919大型客机购机协议,将于2024-2031年分批交付。目前C919累计订单量已达1,176架,按照0.99亿美元/架目录价格测算,订单规模约1,164亿美元。随着C919商业运营的全面开启,C919大规模商业化订购有望不断增加,带动国产大飞机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9,284架新机,市场价值约1.5万亿美元。中国的机队规模将由2021年的3,695架增长至2040年的10,007架,复合增速5.1%,快于全球增速,占全球客机机队的比例将由16%增长到21%。全球航运市场前景广阔,钛需求潜力巨大,预期未来20年中国主流型号客机ARJ21-700和C919将为钛材带来11.6万吨的需求量。

3)钛和钛合金广泛用于导弹、火箭、飞船等航天领域带来一定市场机会:现阶段,钛材已成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根据刘世锋等(2020年)发表的《钛合金及钛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和发展》美国“阿波罗”飞船的50个压力容器约85%采用钛材制成;日本第一颗实验卫星“大角”号采用了Ti2Al2Mn钛合金;俄罗斯在“能源暴风雪”号、“和平1”号、“进步”号、“金星号、“月球”号航天器上也广泛使用了钛合金材料。

此外,民兵洲际导弹第二级固体发动机壳体采用了Ti6Al4V钛合金,并用强力旋压成形,成形后的钛合金壳体重量减轻30%。未来,随着我国新型战斗机、海军装备等的批量生产,我国导弹数量有望加速增长。火箭方面,近年来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呈现强劲态势,发射次数和发射质量均创新高。2021年全球共实施146次发射任务,为1957年以来最高发射次数。近年来我国航天也已经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2021年中国全年共执行55次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居世界首位,较上年有大幅提升。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2021年完成了48次发射,年发射次数首次达到历史最高的“40+”,发射成功率为100%,是我国运载火箭的绝对主力。2022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53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度发射次数首次实现“50+”。火箭发射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得益于钛材诸多优异的性能,未来其需求增长也有望充分受益于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全国统一代理热线:
400-1050-986
服务时间:工作日 9:00—17:30
邮编:330520
专业团队权威咨询诚信服务客户至上
  • 加微信在线咨询

  •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更多活动惊喜等着你!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回到顶部
网站对话
在线营销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