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发展现状及主要政策分析
(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截至2023年12月,广州先后出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从辅导培育、人才培养、产学研对接、融资促进等全方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①广东省累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5家,主要来自深广莞佛四个GDP超万亿的城市,四城“小巨人”占全省比例超过80%。数据显示,深广莞佛四地“小巨人”数量与工业增加值呈正相关,制造业基础为“小巨人”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反过来“小巨人”的成长亦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②深圳贡献了广东超过一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752家。第二梯队是广州和东莞,分别为249家和172家,但两地“小巨人”数量与深圳、宁波、苏州等全国第一梯队城市拉开较大差距。佛山、珠海和惠州都属于第三梯队,“小巨人”数量在50-100家之间。此外,中山、江门和肇庆等城市“小巨人”数量不足50家。
目前,黄埔、番禺、海珠、南沙等区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形成市区协同政策矩阵,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推动中小民营企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投资机会,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行稳致远”;广州还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搭建了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园区、服务机构等参与的交流平台。
(2)主要政策分析:为引导广州市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4月1日,市政府16届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八大行动”和“七大措施”,推动广州培育更多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根据发展目标,广州力争到2024年,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例,目前广州有68家企业入选,要实现三年时间达到250家,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为此,广州将推出梯度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三品提升、数字赋能、融资提速、生态优化、营收倍增“八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