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陶瓷行业分析报告
结构陶瓷主要是指发挥其机械、热、化学等性能的一大类新型陶瓷材料,它可以在许多苛刻的工作环境下服役,因而成为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
《结构陶瓷行业分析报告》由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发布,http://www.chinabgw.net/pro.aspx?FId=n3:3:3 提供《结构陶瓷项目可行性报告》&《结构陶瓷项目商业计划书》等详情请登录中金企信市场咨询网(www.chinabgw.net)&国统调查报告网(www.gtdcbgw.com)&国统研究报告网(www.bjzjqx.com)。
结构陶瓷材料的四大优势
1. 结构陶瓷与其他金属材料进行对比,陶瓷材料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优异的高温机械性能、耐化学腐蚀、耐高温氧化、耐磨损等。
也正是由于这些性能优势,在多种领域中逐渐取代了昂贵金属资源的地位,对节约稀缺资源事业的开展具有重要价值。
2. 结构陶瓷在工业材料中属于刚度与硬度最为适合的材料之一。
常规结构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在高温下能够维持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而陶瓷材料的导热性又低于其他金属材料,为此也是一种较好的隔热材料。
3. 多数结构陶瓷都具有较为良好的电绝缘性,为此,多被作为各种电压下的绝缘电器件使用。
4. 陶瓷材料具有着较为特殊的化学性能,能够作为固体激光器材料、光导纤维材料、光储存器等应用,而在录音次磁带、唱片、计算机记忆元件等众多方面也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结构陶瓷发展趋势一、结合了现代新型工艺的复合工艺
多种技术的集成化是结构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的新发展趋势,比如纳米陶瓷制備技术及纳米级陶瓷原料、快速成形及烧结技术、湿化学合成技术等都为开发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打下了基础。结构陶瓷市场现状分析,随着多功能化、高集成化、全数字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功能集成化、片式化和低成本及器件组合化的发展进程。
结构陶瓷发展趋势二、产量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十几年快速增长之后,陶瓷砖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00-2011年,我国陶瓷砖产量快速增长,从17.5增长至87.1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15.7%。2011-2015年,我国陶瓷需求进入平稳增长期,陶瓷砖产量从87.1增长至101.8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3.98%,其中2015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意味着陶瓷砖未来需求将处于微增长的平台期:对陶瓷砖的绝对需求量仍会处在较高水平,但增幅会有所降低。2005-2011年间,瓷质砖产量同样经历了快速增长,产量从16.23增长至61.51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 24.86%。之后增速放缓,2014年底瓷质砖产量为77.32 亿平方米,占陶瓷砖总产量的比例为75.58%。
陶瓷砖产量增速与房屋竣工面积增速呈现高度相关性:2011-2014年,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平稳增长,从32.91增长到35.51亿平方米,2015年略有下滑至35.10亿平方米。陶瓷砖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与房屋竣工面积保持高度相关性。计算出每平米房屋竣工面积所对应的陶瓷砖产量为2.65~2.9 平方米,对应建筑陶瓷销售额从2011的101元增长至2015年的124元,每平米建筑陶瓷的价格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下有所波动(38.17~42.77元/平方米)。
结构陶瓷发展趋势三、优良的产品稳定性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引导者
优良的产品稳定性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引导者,特别是功能陶瓷领域包括热敏、压敏、磁敏、气敏、光敏等逐步垄断国际市场。日本通产省精细陶瓷研究与开发的“月光计划”;300kW陶瓷燃气轮机研制计划。此外,欧盟各国,特别是德国、法国在结构陶瓷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电装备、新能源材料和发动机中的陶瓷器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