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外发电机组行业运行态势及优势企业分析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发电机组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及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分析报告(2024版)》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发电机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金企信编制》
《专精特新市场占有率:发电机组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评估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光纤陀螺仪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2024-2029年空气源热泵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
《2024-2029年风力发电机市场上下游分析预测及竞争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
(1)发电机组行业简介:发电机组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一般至少由发动机(提供动能)、发电机(产生电流)和控制系统组成。由柴油机、汽轮机、水轮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燃料燃烧或水流、气流等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根据动力来源分类,发电机组可分为燃油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水力发电机组、燃煤发电机组等。
在简单的发电机发动机组装形成的成套发动机发电机的基础上,集成排气系统、散热系统、减振系统、静音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模块,即成为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是综合利用软件工程、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工程及电子信息技术及低噪声处理、背压控制等知识和技术的产品,是由传统的成套发动机发电机通过技术改造而成的升级换代产品。在传统发电机组的基础上,在智能控制器内嵌入智能控制算法,从而实现远程或无人值守条件下自动启动、带载、预警等功能;同时,综合运用降噪、排烟处理、结构改良等技术,使产品具备了超静音、节能减排、应对复杂恶劣环境等特点,可满足用户诸如燃料类型、经济性、机动性、便利性、以及排放、噪音、温度控制、并网逻辑等的多样性需求。
(2)发电机组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①全球发电机组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国际燃油、燃气发电机组市场主要分为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传统市场主要是指欧洲及北美区域;新兴市场主要包括中东和非洲地区、东南亚及大洋洲地区、南美地区等。
欧美市场是全球最大燃油、燃气发电机组市场,市场主要推动力来自蓬勃发展的IT科技、电信领域及部分欧盟的补助资金。未来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第一,IT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数据中心对发电机组产生巨大需求;第二,市场受益于部分地区不稳定的电网,运用分布式电站确保电网的可靠性已成为政府最优先考虑;第三,商业和工业发展仍然是主要驱动力,新建立的商业大楼、办公楼宇、医院和工业机构需要主用电源、备用电源,同时建造过程也会产生电力需求。传统欧美市场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新增的市场并不多,主要来自于其燃油、燃气发电机组的高保有量带来的设备更新换代的增长。
中东和非洲地区需求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勘探行业及电力设施不完善产生的电力供应缺口,该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导致对电力和公共设施产
生巨大的需求,作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地区,在石油勘探开采中使用发电机组的成本更低,因此相关地区对燃油、燃气发电机组需求较大。
②我国发电机组产业发展现状:初步发展期:我国燃油、燃气发电机组行业的发展历史已有几十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柴油发电机组在中国还不是一种普及性产品,只有极少数行业和特殊地区才会配备,因而产销量很低。
飞速增长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经济开始加速发展,电力供应紧张一时成为发展的“瓶颈”。随后,中国国内陆续出现了一批新生代燃油、燃气发电机组生产企业,因此2000年后,进口燃油、燃气发电机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局面逐步得到改观,新型OEM国产燃油、燃气发电机组发展迅速,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燃油、燃气发电机组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持续增长期: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内燃发电设备分会数据,2003年和2004年中国燃油、燃气发电机组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高于15%,呈现出快速发展状态。2005年至2006年受国家电力建设逐步完善等影响,该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出现正常回落。2007年至2008年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及奥运场馆建设等因素影响,该行业再次较快速度增长。2010年,根据26家企业上报协会的统计数据,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8.76亿元,销售产值61.6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38亿元。同时根据海关对发电机组产品的进口统计,2010年共进口2,000kVA以下内燃发电机组为9,638台,进口值为7.58亿美元。
增长趋于稳定: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启动了拉动内需政策,国内发电装机容量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09年至今始终保持每年5%以上的增长率,从而保证了燃油、燃气发电机组市场需求的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电机组产量在2016-2022年之间保持了5.78%的复合增长率,发电机组整体行业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同时,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发电机组制造的主营业务由2018年的27,857,500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50,234,200万元,实现了21.72%的超高复合增长率,侧面反映了2018年以来我国发电机、发电机组行业的高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应政策的号召,以及国内发电机组生产制造技术不断成熟,我国发电机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增长。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输出功率大于375kVA的发电机组出口数量显著增加,在2017-2022年实现了13.51%的复合增长率。
在电力领域,根据中电联《2020年电力统计基本数据一览表》,我国2020年新增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24万千瓦,其他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05万千瓦:其中余温、余气、余压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83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秸秆、蔗渣、林木质发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2万千瓦。
从长远来看,发电机组中高端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通信领域,根据《“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到2025年,5G网络实现普及应用,IPv6与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数据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一体化格局;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统筹部署医疗、教育、广电、科研等公共服务和重要领域云数据中心,加强区域优化布局、集约建设和节能增效。根据《“十四五”信息通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额2.5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将达到3.7万亿元。随着近年来AI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兴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IDC数据中心扩能的同时,配套的备用电源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此外,燃油、燃气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在石油石化、高层建筑、金融行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军工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对中高端发电机组产生较大的市场需求。
(3)优势企业分析:目前,国内燃油、燃气发电机组生产企业众多,销售规模大小不一,总体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单个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市场竞争充分。其优势企业为:
1、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153。科泰电源专业从事电源设备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安装、维修等售前、售后服务。
科泰电源的主要产品为集成电站,系综合利用软件工程、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工程及电子信息技术和低噪声处理技术的集成创新电站产品及解决方案。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的备用电源和移动电源,主要面向通信、电力行业领域,并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高层建筑、银行金融业、军工等众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行业领域。2022年度,科泰电源实现营业收入87,520.37万元,其中环保低噪声柴油发电机组收入75,737.32万元。
2、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590。公司主要涉及军工装备、智慧能源两大产业,主要产品包括电源产品、电网软件及系统集成、配电设备、军用电站和通讯指挥系统五大类,其中电源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民用柴油发电机组,与本公司的主营业务形成一定竞争。
2022年度,泰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19,055.60万元,其中智能应急电源业务收入418,678.15万元。
3、伟能集团国际有限公司:伟能集团国际有限公司于2016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1608.HK。伟能集团在电力市场拥有逾20年的营运经验,是全球领先的大型发电机组系统集成商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燃气发动机式分布式发电站拥有人及营运商之一。伟能集团主营业务分为系统集成(SI)业务和投资、建设及营运(IBO)业务。SI业务主要包括设计、集成及销售燃气及燃柴油发电机组与发电系统;IBO业务主要包括设计、投资、建设、租赁分布式发电站,为承购商提供电力。伟能集团的SI业务主要分布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IBO业务主要分布在印尼、缅甸、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2022年度,伟能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6,132万港元。
4、广东西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834409,并于2018年9月终止挂牌。西电动力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专业发电机组高新科技生产企业。西电动力发电机组产品的功率范围从7.5KVA—3300KVA,种类多元化,产品覆盖功率齐全,并与业界知名品牌三菱、珀金斯、康明斯、利莱森玛、斯坦福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