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证明: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销售额将达到5,945.00亿美元-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概况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监测调查及投资战略评估预测报告》
《全球及中国筋膜枪市场竞争战略研究及投资建议可行性预测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康复机器人行业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评估报告》
《2023-2029年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业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全球及中国医用磁共振行业市场增长趋势分析2024-2030-中金企信发布》
1.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医疗器械涉及声、光、电、磁、图像、材料等行业,是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新技术应用密集、学科交叉广泛、技术集成融合等特点,代表着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综合实力,对多学科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有着极强的牵引和推动作用,不少发达国家都已将医疗器械列为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作为医疗服务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器械市场也受益于此,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1)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据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达到5,945.00亿美元,2017年度-2024年度之间复合增长率为5.60%。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最新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人口众多、医疗保健系统改善空间较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疗器械有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设备普及和升级换代的需求同时大量存在,具备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而非洲等地区的医疗器械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功能单一,除南非、埃及等国家具有一定基础的医疗器械制造业之外,90%的非洲国家缺少医疗器械制造业,据统计,非洲95%左右的医疗器械产品都依赖于进口。
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①整体市场规模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从全球整体市场来看,医疗器械行业目前进入了相对的成熟期,在市场规模巨大的基础上维持着稳定的增速。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838.00亿美元,同比增长5.77%;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7,341.00亿元,同比增长16.80%,增速明显高于全球水平,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达到9,582.00亿元。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空间大,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医疗耗材领域,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仍是外资巨头主导市场。随着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向高端市场进军,部分龙头企业已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②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状况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总额达1349.40亿美元,同比下降18.80%。其中,进口额502.10亿美元,同比增长18.40%;出口额847.30亿美元,降幅31.50%。
在进口市场方面,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主要来源地。其中,美国进口额达到120.90亿美元,占比24.10%,同比增长19.50%。同比增长最大的是新加坡,达到61.50%,进口额为14.00亿美元,占比为2.80%。在出口市场方面,出口地主要为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其中,对美国出口总额最高,为210.8亿美元,占比为24.9%,同比下降35.7%。而印度是前十出口市场增幅最大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8.2%,出口额达20.4亿美元,占比2.4%。
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主要商品汇总如下: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在细分类别中,医用耗材贸易总额最高,为584.40亿美元,占比43.30%;口腔设备与材料贸易总额最低,为26.40亿美元,占比2.00%。在进口方面,贸易额最高的是IVD试剂,其次为医用耗材的117.20亿美元,其中医用防护服和医用口罩进口额分别为0.3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同比下降93.00%和79.60%。在出口方面,医用耗材出口额达到467.2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5.13%;其中,医用口罩出口额为129.60亿美元,同比下降75.95%;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进出口需求均有所回落,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的进口相较于出口降幅更为明显。
从2021年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对医疗器械产品而言,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全球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程度更高,这反映出全球市场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认可度逐渐提升,继而需求持续放量。拥有CE和FDA认证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出口方面会有更大优势。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出口产品中高端产品的占比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器械全面发展的黄金时间已经到来。
2.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①研发实力及规模优势助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较晚,就低值医用耗材领域而言,目前呈现生产型企业较多,研发型企业较少的现象。大多数中小企业单纯依靠仿制和外购器械零件组装来运营,只有极少数大中型企业具有完整产业链生产研发能力以及相关市场资源。随着技术的升级、医疗需求的提高、环保要求的趋严、行业监管的加强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低值医用耗材市场将面临优胜劣汰,市场份额将逐渐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中。同时,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行业制造成本上升压力加大,只有拥有规模化生产运营能力的企业才能有效控制成本,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②安全理念进一步深入,高端品类成未来主流
随着健康观念的不断渗透,居民对于医疗器械的安全、卫生等要求日益提高。安全注射器在使用后能够将针尖与外界隔离,避免划伤医务人员,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消除了废弃一次性注射器回流、重复使用的可能。特种输液器的临床表现也优于普通输液器,例如,精密输液器在临床使用中可以有效降低回血、针头堵塞等事件的发生,提高首次排气成功率;避光输液器相较于普通输液器而言可以降低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安全注射器和特种输液器,我国只在少量高端病房或针对特殊疾病时使用,未来阶段,安全类的高端医疗器械品类将成为发展趋势。
③优化产品结构及多元化扩张成为发展趋势
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要保持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增长,除加强产品创新研究、工艺提升外,还需进行产业升级,向拥有高毛利的中高端耗材转型。上市公司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威高股份由敷料和输液等低值耗材向骨科、介入器材等高值耗材转型;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由手套布局血管介入器械;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采血管等低值耗材进入IVD试剂和仪器;三鑫医疗由血液净化和留置导管延伸至血液净化设备等,多元化的扩张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