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时空信息行业运行现状分析及市场发展机遇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金企信发布:2024-2030年时空信息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行业发展预测研发报告》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时空信息项目商业计划书-中金企信编制》
《中金企信发布:预测2028年全球香水市场规模有望达878亿美元》
《陶瓷绝缘材料市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预测报告(2024版)》
《中金企信发布-循环经济引领金属包装产业探索绿色发展模式》
《市场预测:到2025年我国军工电子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012亿元》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时空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跨界融合到社会化服务,时空信息成果应用不断深入扩展,各行各业充分受益于时空信息的发展红利,时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根据相关协会报告显示,2022 年我国该产业总产值达到 7787 亿元人民币。时空信息产业正在从高速发展转向更加注重能力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1、政策力度不断加强:“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近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国家重要文件中,多处重点提及时空信息相关技术,鼓励壮大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地理信息等产业发展,如: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2023 年 8 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完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基本完成;2023 年 12 月,国家数据局等 17 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要求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3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等。围绕如何顺应数字经济趋势、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酝酿,时空信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产业发展促进数据要素落地:数据要素供给方面,时空信息产业已初步具备位置数据、遥感数据、地名及制图数据、物联网及常规调查监测数据、智慧交通及物流轨迹数据等平台数据保障能力;数据要素赋能应用方面,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作为时空基底,发挥数据融合平台的基础性、通用性作用,服务政府决策、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智慧专题和应用场景;数据要素产权方面,初步建立时空信息数据产权登记、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规范时空信息数据管理、流通和使用,逐渐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时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时空大数据的市场流动,释放出强劲的数据价值潜能,物流配送、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以位置服务为核心支撑的应用业态全面融入日常生活,以时空信息为基底的智能化应用服务也为政府、企业的数智融合发展提供支撑。时空信息产业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以及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新赛场。
3、虚实共生赋能产业融合:数字孪生技术和元宇宙技术概念的先后提出,以及 Web3.0 未来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为信息技术的未来创新与未来应用指引了方向,也预示着虚实共生时代的到来。虚实共生时代到来的重要技术特征,就是这个时代代表了近些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度融合,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5G、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尤其是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另外还包括传感器部件的技术进步。
如前所述,时空信息技术持续在解决如何把真实世界刻画到数字信息的虚实融合问题。数字孪生和元宇宙也正朝着精准映射、虚实交互、全时空谱、软件定义、智能干预的方向发展。从本质上说,数字孪生和元宇宙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是利用科技手段链接与创造的、达成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互的操作系统。
因此,数字孪生、元宇宙与时空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多方融合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发展的边界也因此会得到不断拓宽。
4、数字化转型创造巨大发展机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2022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部署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加强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 8 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同时明确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等 11 项重点工程。
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对实时和近实时数据分析的需求。通过利用有价值的时空信息数据和其他统计数据来分析与监测经济转变,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可以更好地衡量和监控有形资产的变化,并促进和加速这些转变。吸引更多行业用户使用时空信息数据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对于行业市场服务模式的转型至关重要,这将为推动社会、商业和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创造巨大的市场机会。
5、跨境服务蓄势待发 :当前,时空信息技术已成为各国数字经济、灾害预防、生态环境治理等的必备技术,世界多国加大投资重点布局。2022 年,全球该产业市场价值已达到 4520 亿美元,2025 年将达到 6470 亿美元,到 2030年将达到 1.34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创造更多机遇,助力中国企业对接国际市场。我国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和民企在海外市场不断取得突破,例如通信、高铁、能源等领域,已经带动了一定规模的跨境时空信息技术服务。这种趋势将在未来五到十年里保持稳健增长。
随着行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增强。很多企业采取积极主动的跟随战略,与已经走出去的央企、国企和民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以克服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欠缺、国际技术服务经验不足等难题。
综上所述,虽然由于宏观经济影响,2023 年时空信息产业需求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总体趋势不变,时空信息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支撑性产业,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依然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