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2024年中国接线端子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细分应用领域分析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球及中国接线端子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建议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接线端子项目商业计划书-中金企信编制》
《专精特新“小巨人”接线端子市场占有率认证(2024)》
《2024-2029年热敏电阻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3-2030年控制器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重点品牌市场占有率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传感器市场监测调查及投资战略评估预测报告》
(1)接线端子基本概述:接线端子是一种实现电气连接的产品,在工业上被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属于电连接器的一种。接线端子的结构一般由绝缘塑料及其密封的金属片组成,其两端有两个螺丝和穿线孔,以便在电气二次回路中紧固或者松开插入的导线。接线端子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无需通过焊接或缠绕等方式连接导线。
连接器是两个电子元器件或者线束之间进行能量和信息交互的界面和通道,承担传输信号或电磁能量并避免系统间信号失真、能量损失等功能,是一种关键基础元器件。典型的连接器包括导轨接线端子、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同轴电缆连接器、终端片和接线片等类型。
接线端子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可应用于电力工程控制、机器设备控制、自动化控制、仪表设备等场景,接线端子的连接质量会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运行与效率。目前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接线端子虽然单体金额很小,但是在电气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自动化系统35%以上的系统故障来自于电气连接件的故障,尤其在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应用场景,接线端子的可靠性尤为关键,该等场景下进口品牌的接线端子仍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接线端子的主要类型包括欧式接线端子、弹片式接线端子、栅栏式接线端子、插拔式接线端子等。接线端子产品的种类繁多,按照连接方式、接线层数、功能、形状等维度可进一步划分为详细品类。以欧式组合式系列接线端子为例,按连接方式划分,其可分为直插式接线技术端子、刺穿绝缘层接线技术端子、弹片接线技术端子等;按接线的层数划分,欧式系列接线端子可分为单层端子、双层端子及多层端子等;按功能划分,欧式系列接线端子可分为普通电压端子、电流测试端子、接地端子等;按形状划分,欧式系列接线端子可分为标准型端子、斜坡型端子、紧凑型端子等。
(2)接线端子行业发展现状:
1)连接器行业现状: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消费市场。从市场规模角度看,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489.23亿美元增长至627.27亿美元,复合增速为2.80%。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连接器下游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12.9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01.84亿美元,复合增速为6.6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也从23.09%提升至32.18%,超越欧洲与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
2)接线端子行业发展历程:中国接线端子行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接线端子行业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接线端子的生产主要由原电子工业部和航天工业部的部属企业以及地方国有企业完成,所生产的端子主要应用在雷达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电子测量仪器等电子设备中。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逐渐发展,接线端子逐步应用到黑白/彩色电视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此时,中国接线端子行业开始出现了管理体系和生产标准的趋同,国内接线端子企业的数量
也迅速增加,并逐渐形成了以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为主的产业集聚地。
第四阶段:21世纪初,中国接线端子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此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中国接线端子行业开始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并逐渐实现数字化生产。
3)行业市场规模现状:近年来,受益于国内应用市场的需求增加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接线端子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实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稳定性、精密度等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根据报告,目前从事接线端子生产与加工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上千家,从业人员已达到20万人,中国接线端子行业的业务发展迅速。随着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接线端子的生产地域不断向亚洲转移,亚洲已成为接线端子市场较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而中国将成为亚洲接线端子增长较快和容量较大的市场。2016年我国接线端子市场规模为97.21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增长到了140.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3%。
全球接线端子的市场需求随着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电信、汽车、工业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逐步扩大。在未来,随着电子行业的持续发展,接线端子市场需求仍将不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为国内接线端子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的接线端子产品无论是产品品种,还是产品技术水平方面,较20世纪相比,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有供应商提供产品定制方案,旨在满足客户不断变更的连接要求。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形势压力以及国内应用市场催生的需求动力,国内接线端子行业进入新一轮进口替代浪潮。我国连接器行业在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研发水平及技术实力都得到快速提升,在稳定性、精密度等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及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都加快了我国大型终端硬件设备厂商的本土化战略,也将从客户端推动国产连接器的进口替代进程。在“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产化替代越来越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这也为国内接线端子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全球接线端子领先企业包括菲尼克斯、万可电子、魏德米勒集团等。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电信、汽车、工业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全球接线端子需求不断增长。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接线端子市场规模44.95亿美元,2022年增至61.71亿美元。
2016-2022年全球接线端子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接线端子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亚洲地区更加凸显。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亚洲接线端子市场规模23.32亿美元,2022年增至33.37亿美元,整体呈现逐年稳步递增的态势。
受益于终端市场中工控、新能源行业的高度景气,接线端子行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全球接线端子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从2016年至2022年,全球接线端子市场规模从44.95亿美元增长至61.71亿美元,复合增速为5.42%。亚洲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3.3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33.37亿美元,复合增速为6.1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贸易战的影响,接线端子交付周期延长、海外产能不足的同时,市场的需求逐步扩大,供求关系失衡导致产品单位价格上涨,国内大部分终端厂商出于供应链安全及控制成本的考量,逐步提升产品原材料的国产化率。同时,国内的接线端子厂商在长时间的成长与磨合之后,与国外的技术及产品差距逐渐缩小,为进口替代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5G通讯、大数据、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装备、医疗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需求增长,以及工业控制自动化程度和工业控制精度、效率的提升,我国接线端子行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