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锂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空间预测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锂电池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中金企信编制》
《专精特新“小巨人”锂电池设备市场占有率认证(2024)》
《2024年我国继电器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年中国电路保护器件行业整体竞争格局、市场份额及主要企业分析》
《全球及中国微型电声元器件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建议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锂电池设备作为电池生产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化制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现在的动力、储能、数码电池等产品的生产领域,有力地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改造,并为更下游的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风电、通信等行业的发展助力。
(1)行业发展现状
1)下游市场规模大、锂电设备市场增长迅速
从消费终端看,动力电池仍为锂电池主要应用市场。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2年动力锂电池市场出货量480GWh,占国内锂电池市场73%市场份额,远超其他两大终端;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30GWh,占国内锂电池市场19.8%;2022年中国3C数码市场出货量为48GWh,占国内锂电池份额7.3%。
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705万辆,同比增长96.9%;海外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400万辆,给国内动力电池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受动力电池市场带动,2022年国内锂电池市场出货量658GWh,同比增长101.1%。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锂电生产设备(不含模组PACK)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70.10%,其中锂电卷绕设备市场规模为125亿元,同比增长56.3%;锂电叠片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68%。
2)国内设备技术持续升级,锂电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近几年在政策及市场推动下,国内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行业企业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大,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设备头部供应商与国外先进设备之间的性能差距不断缩小,部分企业相关设备技术已经赶超日韩。国内设备针对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的电池生产工艺特点而研发制造,适应性、针对性更强,性价比优势明显,产能更充裕,且售后服务响应及时且成本较低,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生产售后需求。因此,近年来锂电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国产化率稳步提升。根据中金企信数据显示,锂电卷绕设备国产化率已在98%以上。
3)锂电设备向“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下游市场对锂电池提质降本的需求升级,电池厂对锂电设备性能要求亦在不断提升。在稳定性方面,设备稳定性对电池优率影响很大,与设备生产效率一样亦影响电池制造成本。锂电池生产工艺复杂,涉及的生产设备种类较多,需从不同供应商处采购生产线各个环节所需设备,各环节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同环节间设备的融合程度会直接影响加工效率、整体合格率和产品质量。
近年来,锂电池装备行业总体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随着下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加工效率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也在飞跃。自动化、智能化则是实现锂电池产线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有效保证。同时,各工序的专业机械也在向多工序融合转变,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产线设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有利于设备升级以及产线智能化管理,另一方面,能实现工序协同、生产节拍协同、产品智能输送等效果,有助于实现设备信息互联互通和生产信息全程可追溯,提高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可控性和自适应性,帮助企业高效配置生产资源,实现精益生产。
(2)锂电池设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国内动力锂电池市场、储能市场、数码电池仍将快速增长,锂电池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未来,国内动力锂电池市场、储能市场、数码电池仍将快速增长。根据中金企信数据预测,2025年国内动力锂电池市场出货量为1,300GWh,2022年-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39.39%,持续增长势头强劲,为国内锂电设备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国内储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达到430GWh,年复合增长率49%,市场增速将超过动力电池市场,储能市场需求的爆发增长,将成为锂电设备市场的新增长点;预期未来几年数码电池将恢复平稳发展,到2025年数码电池出货量预计将达75GWh,年复合增长率为16%。
受锂离子电池行业下游的新能源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需求驱动下,国内外一、二线龙头电池厂正加速扩产,给锂电设备厂商带来大量的市场空间。
2022年,国内部分主要锂电池厂商已规划的扩产产能如下: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上述主要锂电池厂商扩产计划,已规划的锂电池扩产产能不低于2,009GWh。另外,国内多家数码电池企业和储能电池企业也都规划了规模不等的扩产计划。同时由于下游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寿命等参数不断提高,对锂电池设备的工艺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电池厂商更新老旧设备。未来,在下游锂离子电池扩产与设备更新的需求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国内优质锂电池设备企业有望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锂电池企业加快海外布局,带动锂电池设备批量出海
随着全球碳排放政策加速,一批具备“走出去”实力的中国锂电企业相继在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地区建厂布局。如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纷纷落户德国、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既为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外,同时也提升了相关企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锂电池设备的国产率较高而出口较少,随着中国锂电池企业海外布局加快,有望带动国内锂电池设备向海外拓展。
3)下游客户或将增加新的技术路线,带来新的设备增长需求
随着过去几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材料价格波动,部分业内企业开始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如将钠离子电池纳入产品未来布局。目前,受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较低的影响,钠离子电池只是处于小规模的产业化初期阶段,未来如果技术路线逐步成熟,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主流电池并开发出新市场需求,会带来新的设备批量需求。
从现有的钠离子电池生产路线看,钠电池设备与锂电池设备的通用性较高。未来如果生产企业增加工艺路线,生产钠离子电池,头部锂电池设备厂商将凭借自身多年的技术优势、经验积累以及与下游客户的合作粘性,有望能快速调整并满足下游客户对设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