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1年传感器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传感器是一种器件或者装置,是数字经济时代关键的硬件入口之一,通过感知和测量真实世界,将其数字化后进行处理,再结合特定算法,实现硬件终端的智能化。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伊始,结构型传感器出现,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固体型传感器逐渐发展起来,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如利用材料的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第三阶段是20世纪末开始,传感器制造行业开始由传统型向智能型发展。智能型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我国传感器行业从1986年才开始进入实质研发阶段,至2000年初步建立起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至“十二五”期间形成较为完整的传感器产业链。2001年开始,以开发高、精、尖为特征的新一代传感器被列入研发重点,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间的差距进一步缩短,我国传感器产业已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点在材料、结构和性能改进3个方面:敏感材料从液态向半固态、固态方向发展;结构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性能向检测量程宽、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寿命长久方向发展。
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众多领域。在国内,工业和汽车电子用传感器占比较大。总体看来,传感器产业链下游行业发展迅速,物联网、汽车电子、环境与健康电器和智能仪表等下游行业对产品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传感器市场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硬件基础、数据采集的入口,是物联网三大件中的基础器件,发展前景较好。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产业链的完善,传感器的多元化应用将推动物联网各垂直细分行业格局的形成。
(2)行业市场规模:国内传感器制造行业在进入21世纪以后不断由传统型向智能型发展。智能型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由于智能型传感器在物联网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将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提到新的高度,从而催生研发热潮,市场地位凸显。
根据报告,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83.9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020.4亿元.,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1,191.8亿元,2023年预计将达1,425.4亿元。随着近年来,中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进一步明确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智能传感器作为物品与网络的桥梁,处于物联网整个构架体系的核心地位,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前景,预计到2028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
智能传感器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神经触角,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医疗、物联网等行业。智能传感器下游行业广泛,其行业发展速度主要受国家产业政策及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的影响。随着工业、汽车、医疗、物联网等行业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刺激智能传感器行业的需求增加。
(3)行业发展趋势:
1)位移传感器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位移传感器将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实现对各种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将实现传感器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共享,从而实现更复杂的任务和更高效的控制。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位移传感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初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瞄准传感器、集成电路、大数据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产业化落地。
2)智能传感器向定制化方向发展:物联网不断发展,带动了位移传感器市场的扩大。随着用户的增加,对位移传感器的定制化使用要求也逐渐提高,位移传感器的发展需要满足功率消耗、外形因素、敏感性和成本四个要求,但是满足这些需求不仅意味着现在传感器传统应用的提高,还意味着要对新应用的出现进行功能的匹配,例如声源定位、精确的运动跟踪、传感器微型化处理等。行业内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匹配和创新,以满足下游对定制化产品的市场需求。
3)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传感器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以中小企业居多,整体实力偏弱,同质化严重,且产品低质竞争,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但近年来行业集中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大量小规模传感器生产企业存在技术实力弱、制造水平低、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难以适应未来传感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逐渐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第一章 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
1.1 传感器行业综述及趋势
1.1.1 行业发展综述
1.1.2 行业发展趋势
1.2 传感器行业供应链分析
1.2.1 传感器行业下游产业链分析
1.2.2 传感器行业上游产业供应链分析
1.3 传感器行业主要竞争企业发展概述
第二章 2019-2024年传感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1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2.1.2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2.1.3 2019-2024年传感器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传感器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2)传感器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传感器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4)传感器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传感器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2.2 2019-2024年传感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2.1 传感器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2.2.2 2019-2024年传感器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2.2.3 2019-2024年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2.4 2019-2024年不同性质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2.5 2019-2024年不同地区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2.3 2019-2024年传感器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2.3.1 2019-2024年全国传感器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2.3.2 2019-2024年各地区传感器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2.3.3 2019-2024年全国传感器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2.3.4 2019-2024年各地区传感器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2.3.5 2019-2024年全国传感器行业产销率分析
2.4 2019-2024年传感器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2.4.1 2019-2024年行业产业规模分析
2.4.2 2019-2024年行业资本/劳动密集度分析
2.4.3 2019-2024年行业产销分析
2.4.4 2019-2024年行业成本费用结构分析
2.4.5 2019-2024年行业盈亏分析
第三章 传感器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3.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1.1 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3.1.2 传感器行业发展规划
3.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2.1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2.2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3 行业社会需求环境分析
3.3.1 行业需求特征分析
3.3.2 行业需求趋势分析
3.4 行业产品技术环境分析
3.4.1 行业技术水平发展现状
3.4.2 行业技术水平发展趋势
第四章 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4.1 行业总体竞争状况分析
4.2 国际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4.2.1 国际传感器市场发展状况
4.2.2 国际传感器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4.2.3 国际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4.2.4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4.2.5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策略分析
4.3 国内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4.3.1 国内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4.3.2 国内传感器行业集中度分析
4.3.3 国内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3.4 传感器行业议价能力分析
4.3.5 国内传感器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4.4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分析
4.5 行业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特征分析
第五章 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运行分析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5.1 2019-2024年中国传感器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5.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5.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5.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5.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5.2 2019-2024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5.2.1 中国传感器行业总产值
5.2.2 中国传感器行业销售产值
5.2.3 中国传感器行业产销率
5.3 2019-2024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5.3.1 中国传感器行业供给分析
5.3.2 中国传感器行业需求分析
5.3.3 中国传感器行业供需平衡
第六章 中国传感器行业区域细分市场调研
6.1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及变化
6.1.1 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6.1.2 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6.1.3 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6.1.4 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6.1.5 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6.1.6 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
6.2 传感器区域市场分析
6.2.1 东北地区传感器市场分析
6.2.2 华北地区传感器市场分析
6.2.3 华东地区传感器市场分析
6.2.4 华南地区传感器市场分析
6.2.5 华中地区传感器市场分析
6.2.6 西南地区传感器市场分析
6.2.6 西北地区传感器市场分析
6.3 2019-2024年传感器市场容量研究分析
6.3.1 2019-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容量分析
6.3.2 2019-2024年不同企业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分析
6.3.3 2019-2024年不同地区传感器市场容量分析
第七章 中国传感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1 传感器行业产业链概述
7.1.1 产业链定义
7.1.2 传感器行业产业链
7.2 传感器行业主要上游产业发展分析
7.2.1 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7.2.2 上游产业供给分析
7.2.3 上游供给价格分析
7.3 传感器行业主要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7.3.1 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7.3.2 下游产业需求分析
第八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8.1 中国传感器行业历史竞争格局概况
8.1.1 传感器行业集中度分析
8.1.2 传感器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8.2 中国传感器行业竞争分析
8.2.1 传感器行业竞争概况
8.2.2 中国传感器产业集群分析
8.2.3 中外传感器企业竞争力比较
8.2.4 传感器行业品牌竞争分析
8.3 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8.3.1 2019-2024年国内外传感器竞争分析
8.3.2 2019-2024年我国传感器市场竞争分析
8.3.3 2019-2024年品牌竞争情况分析
第九章 传感器行业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
9.1 企业一
9.2 企业二
9.3 企业三
9.4 企业四
9.5 企业五
第十章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10.1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趋势预测
10.1.1 2025-2031年传感器市场发展潜力
10.1.2 2025-2031年传感器市场趋势预测展望
10.1.3 2025-2031年传感器细分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10.2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0.2.1 2025-2031年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10.2.2 2025-2031年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10.2.3 2025-2031年传感器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0.2.4 2025-2031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0.3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供需预测
10.3.1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行业供给预测
10.3.2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行业需求预测
10.3.3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供需平衡预测
第十一章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行业前景调研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11.1 传感器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1.1.1 传感器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11.1.2 传感器行业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11.1.3 传感器行业投资主体构成分析
11.2 传感器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1.2.1 传感器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1.2.2 传感器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1.2.3 传感器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11.3 传感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1.4 传感器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11.4.1 行业政策风险
11.4.2 宏观经济风险
11.4.3 市场竞争风险
11.4.4 关联产业风险
11.4.5 产品结构风险
11.4.6 技术研发风险
11.4.6 其他投资前景
第十二章 2025-2031年中国传感器企业投资规划建议分析
12.1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传感器企业投资前景规划背景意义
12.1.1 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2.1.2 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12.1.3 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12.2 传感器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12.2.1 国家政策支持
12.2.2 行业发展规律
12.2.3 企业资源与能力
12.3 传感器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4-2025)
《2025-2031年点胶机行业市场运营格局专项调研分析及投资建议可行性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中国永磁电机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工业相机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5全球和中国ADAS主控芯片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含市场应用领域与需求规模分析)》
《2025-2031年液晶显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