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5-2031年风电主轴行业上下游市场全景调研分析及竞争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4-2025)
《2025-2031年中国金属锻件行业区域细分市场调研与投资风险研究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港口机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分析及竞争战略可行性评估报告》
《2024-2030年建筑机械(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运营格局专项调研分析及投资建议可行性预测报告》
《2024-2030年起重机械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环境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轴承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1)风电主轴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在风电主轴市场,由于风电主轴技术工艺复杂,定制化程度高,因此下游风电整机制造商对供应商的认证准入周期较长,选择较为慎重,而在与主轴供应商达成稳定合作后则通常不会轻易更换。
近年来,随着风电技术的成熟,我国新增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从2013年的1.7MW和1.9MW分别增长至2023年的5.4MW和9.6MW,风电机组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在小功率风电机组时代,风电主轴的制造难度相对偏低,生产厂商众多,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的趋势增强,对风电主轴制造商在技术、资金、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厂商逐渐无力参与市场竞争,市场份额持续向少数头部厂商集中。
另一方面,在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发展方向下,部分技术水平、资金实力欠缺或是成本控制不具备优势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也在逐步退出市场,下游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根据《2023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统计,在我国2023年风电整机新增装机容量中,前5名风电整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73.8%,前10名风电整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98.6%。下游市场客户集中度的提高也进一步让市场订单更加集中于部分处于领先地位的风电主轴制造商。
(2)其他锻件市场现状:金属锻件产品在电力、化工、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冶金、机械等各行业被广泛应用,而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定制化特点,品类繁多,因此锻造行业企业数量众多,通常专注于自身具备竞争优势的少数特定行业或品类产品,市场较为分散,竞争激烈。
(3)行业门槛及壁垒:
1)资质认证壁垒:针对不同的下游应用领域,不同锻件的生产和销售有不同的资质准入要求,各大装备制造商也都有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如供应风电产品需通过风电整机厂商各自制定的供应商认证要求;供应主要油气装备产品需通过API认证;供应船舶用产品需取得相应船级社认证;军工配套锻造企业不仅要取得相应军工资质,还需配合武器整装单位或其配套单位完成长周期的准入验证,具有非常高的准入要求。
在取得相关资质和供应商资格准入后,客户的粘性相对较强,进一步加深了行业壁垒。以公司主要产品风电主轴为例,风电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在20年,作为其中的主要受力部件,风电主轴长期服役在低温等恶劣环境下,极易发生韧脆转变。主轴更换难度大、维修成本高,一旦因质量问题而出现断轴等事故,将对风电整机厂商的市场声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在风电主轴成本占风电整机成本比例较低且已形成较稳定供应格局的情况下,风电整机厂商对成熟主轴供应商的粘性较强,通常不会因单纯的价格因素而选择新进入的市场参与者。
2)技术与经验壁垒:锻件产品有多规格、多品种、定制化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大型锻造产品,一方面工艺流程较长、加工难度较高,对整体技术集成普遍有着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下游客户多依据自身的设计需求而定制不同的锻件产品,产品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点,通用性相对偏低,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与经验以应对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此外,精细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以及丰富的生产经验也是锻件制造商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锻造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与经验要求。
3)资金壁垒:锻造行业具有生产环节多、设备种类多、资金投入大的特征,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制造业升级、大型装备置换中小型装备的带动下,锻件产品的规格不断提升、形状更加复杂,锻件生产对设备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大型自由锻件核心设备高性能锻压机价值昂贵,加之还需要配套高性能的热处理、机加工等设备,锻造行业大型设备的投入对企业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经营周转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流动资金需求亦较高。因此,涉足锻造行业,特别是涉及大型锻件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或筹资能力。
4)人才壁垒:为保证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及先进性,锻造企业不仅需要搭建优秀的研发团队,还需要大量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生产人员,才能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的顺畅进行,而这些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其技术的掌握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高要求形成了行业准入的人才壁垒。
(3)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1、风电主轴市场:
①金雷股份(300443.SZ):金雷股份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机主轴及各类大型铸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风电主轴产品包括锻造主轴与铸造主轴,其他铸锻件业务涵盖水泥装备、矿山机械、锻压机床、造纸机械、船舶制造、工业鼓风机、冶金设备、能源电力等行业。2023年,金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9.46亿元(其中风电主轴收入16.04亿元),净利润4.12亿元。
②通裕重工(300185.SZ):通裕重工长期从事大型锻件、铸件、结构件及硬质合金等功能材料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可为能源电力(含风电、水电、火电、核电)、石化、船舶、海工装备、冶金、航空航天、矿山、水泥、造纸等行业提供大型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其中风电主轴产品包括锻造主轴与铸造主轴。2023年,通裕重工实现营业收入58.09亿元(其中风电主轴收入13.07亿元),净利润2.08亿元。
2)化工和其他锻件市场:目前,该领域主要优势企业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锡宏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①中国一重(601106.SH):中国一重主营业务包括压力容器(仅限单层),第三类低、中压容器、重型机械及成套设备、金属制品、风能原动设备、发电机及发电机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金属冶炼及加工;金属材料、矿产品的销售;工业气体制造及销售;冶金工程设计;技术咨询服务;承包境外成套工程及境内国际招标工程;进出口业务;风力发电等。2023年,中国一重实现营业收入171.67亿元,净利润-27.41亿元。
②中信重工(601608.SH):中信重工主要从事矿山及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大型设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及关键基础件的开发、研制及销售,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中信重工实现营业收入95.57亿元,净利润3.94亿元。
③派克新材(605123.SH):派克新材主营业务包括各类环形锻件轧制、自由锻件以及模锻件的生产,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各种材料类型,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化和新能源等多个行业领域。2023年,派克新材实现营业收入36.18亿元,净利润4.92亿元。
④无锡宏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宏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13,053.18万元,主要产品包括电站锅炉锻件、高压容器锻件、加氢反应器锻件、风电锻件、船用锻件、起重吊钩锻件以及大中型机械装备锻件等,涉及电力、石化、冶金、造船、航空、交通、建材、重型机械等领域。无锡宏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上市,因此未在公开渠道披露相关财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