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药物市场规模预测:预计未来仍将维持稳定增长,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达1,867.5亿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球及中国心脑血管药物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市场趋势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缩合葡萄糖市场运行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竞争格局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30年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30年吲达帕胺缓释片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肠胃药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其中,高血压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诱发因素,这些疾病在诱因、治疗及转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共同组成了心脑血管病事件链。
1.心脑血管药物市场规模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脑血管药物仍然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远超第二名的肿瘤。据统计分析,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30岁至79岁之间高血压人数从6.5亿人增加到12.8亿人,超过一半的高血压者没有得到必要治疗。美国犹他大学药物服务中心将心脑血管药物列为五大短缺药物(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液体电解质和激素类药物)之一。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数据统计,2021年美国2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达7.2%。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2021年,美国心脑血管药品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预计未来市场规模略有下降,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189亿美元。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据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的统计,2012~2015年,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其中75岁以上居民为59.8%。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心脑血管药品市场规模达1,323.4亿元,预计未来仍将维持稳定增长,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可达1,867.5亿元。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具体产品市场情况
1)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琥珀酸美托洛尔是世界卫生组织《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等多个高血压指南推荐的用以治疗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常用药。目前在国内市场,该药品仍然主要依赖进口,2021年阿斯利康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占我国该药品市场份额的100%,进口替代市场空间较大。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市场规模29.9亿元,2025年将达49.9亿元。
2)硝苯地平缓控释片
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血压一线用药。目前在国内市场,该药品仍然主要依赖进口,2021年拜耳的硝苯地平控释片约占我国该药品市场份额的75%,进口替代空间较大。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硝苯地平缓控释片市场规模达79.3亿元,2025年,我国硝苯地平市场规模可达93.6亿元。
3)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
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是高血压治疗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药品。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盐酸地尔硫卓产品市场规模2.9亿元,2025年达4.2亿元。
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人口老龄化带动心脑血管疾病市场增长
人口老龄化作为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它的到来预示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2016年至2020年,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按5.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刚刚结束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1.91亿,占总人口的13.5%,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我国约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老年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导致的死亡率分别占农村、城市总死亡率的46.66%和43.81%,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死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远超肿瘤。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为年龄相关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患病率增加。鉴于全球及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长,预计未来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将不断上升,心脑血管医疗药品需求也将随之上升。
2)降压治疗目标值下降带来增量市场
根据研究,无论来自不同种群、不同初始血压水平以及不同病史的人,血压每下降5mmHg,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均会降低约10%。另外,将高压控制在小于120mmHg的患者相较于控制在140mmHg的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5%且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7%。因此,合理降低的降压目标值更有助于患者安全。2017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原来的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并将130/80mmHg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随后,2018年发布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高血压指南也将130/80mmHg纳入作为耐受治疗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进一步体现了临床对强化降压治疗获益的肯定。
3)诊断率提升带动药物市场规模扩大
根据研究结果,1990年到2019年,有41%的女性和51%的男性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压患者;另外,53%的女性和62%的男性从未接受过对应治疗。这说明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每年患病人数排名全球第一的疾病,仍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未来随着全球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们的认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诊断治疗率仍将继续提升,带动相关药物市场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