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将达到1.4亿吨左右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钢结构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钢结构项目建议书-中金企信编制》
《专精特新市场占有率:钢结构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评估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中国金属制品市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预测报告》
《金属制品项目商业计划书-中金企信编制》
《专精特新-全球及中国金属制品市场占有率认证报告(2024)》
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
1、钢结构行业现状:钢结构行业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及可塑性强等综合优点,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诸如工业厂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民用住宅、大型公共建筑、航站楼、火电主厂房及锅炉刚架、公路铁路桥梁和海洋石油平台等很多领域。
钢结构行业分类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根据产品属性划分,钢结构一般分为轻型钢结构、重型钢结构和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在重型钢结构中又可以细分为高层重钢结构、电力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海洋石油钢结构等。
根据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制造工艺的难易程度、竞争程度来划分,钢结构产品可划分为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包括高层重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电力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海洋石油钢结构等。高端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①产品大部分属于非标产品,技术参数一般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与情况而定,需要生产商有较高的产品设计能力、详图深化设计能力;
②产品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严格;
③技术附加值高,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
④能够从事高端钢结构产品生产的企业较少,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品质与品牌。中、低端产品应用领域主要指轻钢结构,中、低端产品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①对产品设计及详图深化设计能力要求不高;
②产品生产精度要求低、难度小,生产工艺较简单;
③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
④生产厂家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2、行业政策现状:我国钢结构行业经历了从节约使用到大力推广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缓慢起步。由于此阶段钢材短缺,需要节约使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我国钢材产量稳步提升,并且自200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建设部于1997年发布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政策提出,要合理使用钢材,推广和发展钢结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开始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形势和发展对策》提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坚持鼓励发展钢结构的政策,推广和扩大钢结构的应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引导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住宅。”《“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大力推广钢结构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化转型具有积极作用。
3、行业产量现状及发展前景:在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发展较早。世界第一栋高层钢结构房屋于1885年建成;轻型钢结构房屋出现于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钢结构住宅;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筑工业化。经过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钢结构行业已经发展成熟,目前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平均占钢产量约30%以上。根据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全国钢产量从80,760万吨增长到106,500万吨;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6年的5,585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8,900万吨。2016年至2020年,虽然我国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全国钢产量比例不断增长,从6.92%上升至8.36%,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占钢产量比例仍然较低,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2016-2020年全国钢产量及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21年10月,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了《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钢结构行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1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0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基本实现钢结构智能建造。因此,未来我国钢结构产业发展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