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品牌认证:到2026年全球金属注射成形(MIM)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9.2亿美元-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金属注射成形(MIM)市场调查与行业发展分析研究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3-2029年钣金隔爆面加工中心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3-2028年合金钢棒材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及投资规模前景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3-2028年合金钢线材市场发展格局分析及投资规模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全球及中国钛市场总体消费量及销售收入可行性预测报告(2024版)-中金企信发布》
《2023-2028年氮化铬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及投资规模前景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1.金属注射成形(MIM)市场情况分析
1)MIM简介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是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与现代塑胶注射成形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近净成形”技术,其制造方法是将金属粉末与一定粘结剂构成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成形,再通过高温烧结工序得到相应的制品。
MIM将塑料注射成形和粉末冶金两种完全不同的加工工艺融为一体,结合了传统粉末冶金与塑料注射成形两个领域技术的优点,不仅具有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工序少、原材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品材质不均匀、力学性能低、薄壁不易成形及结构复杂的主要缺点,突破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在形状上的限制,从而能大批量、高效率地生产具有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微小型规格的精密结构零部件,成为制造高质量精密零件的一种颠覆性新工艺。目前,MIM工艺已成为国际粉末冶金领域发展迅速、富有前景的一种新型“近净成形”技术,在国际上被誉为“当今最热门的零部件成形技术”。麦肯锡2018年5月发布的《先进制造与装配调查报告》显示,MIM技术在全球10大先进制造技术中排名第二。
2)MIM产业链构成及应用
MIM行业的上游原材料主要是金属粉末和粘结剂,金属粉末及粘结剂需要经过混合生成喂料,才能作为MIM产品的直接原料。中游MIM制造包含注射、脱脂、烧结、后处理等工序环节。MIM技术在制造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小型制品领域有显著的优势,下游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器械、机械、军工等领域的精密零部件或产品制造。


2.金属注射成形(MIM)行业市场规模
①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MIM工艺制备的零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汽车、国防军工、医疗器械、航空航天、五金等诸多领域,成为近年来粉末冶金学科和工业领域快速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
得益于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全球MIM市场实现了稳健增长。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MIM市场规模21.6亿美元,2019年增长到29亿美元。未来,随着MIM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的愈加广泛,以及MIM制造零部件对传统工艺制造零部件替代等因素的带动下,MIM工艺将面向更为广阔的市场。预计,到2026年全球MIM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9.2亿美元。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②国内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我国MIM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但受限于资金缺乏、国外技术保密严格,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优势、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上下游配套优势,促使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汽车等各类型制造产业向中国大量转移。同时经过多年发展,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等内资企业不断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也逐渐提升了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随着MIM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下游行业的发展,我国MIM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近几年,我国MIM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MIM市场规模约48.50亿元,2020年增长到73亿元,中国MIM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MIM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预计,未来5年我国MIM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在15%以上。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