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测:未来城市燃气市场的消费需求仍将继续扩大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专精特新市场占有率:城市燃气行业企业市场占有率评估报告(2024版)》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城市燃气行业市场运营格局专项调研分析及投资建议可行性预测报告》
《2024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运行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全球及中国煤层气市场监测调查及投资战略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行业发展研究及投资价值预测评估报告》
《2023-2029年半导体射频电源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1、城市燃气行业概况
1)城市燃气的主要种类
城市燃气是指供应城镇居民家庭、商业及工业等使用的气体燃料,包括可燃气体和不可燃气体,目前主要使用的城市燃气种类包括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和人工燃气(MG)。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伴生含有少量乙烷、丙烷、硫化物等。鉴于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较其他燃料少,因此通常将天然气看做清洁高效能源。我国城市燃气行业中既有最早的人工燃气生产供应,亦有较为先进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生产供应。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供应方式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国内城市燃气行业发展。以天然气利用政策为代表的产业政策,使天然气在城市得到优先发展,天然气的应用领域从炊事、热水,扩展到采暖、发电、交通等各个领域。结合目前城市燃气行业政策,天然气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内的能源消费的主流之一。
2)我国天然气资源概况
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及南海北部海域,资源储量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伴随我国“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全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保持高峰水平。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统计,2021年,我国天然气查明资源储量达到8.40万亿立方米;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2021年,我国天然气探明新增地质储量1.63万亿立方米。其中,常规气(含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到8,051亿立方米、7,454亿立方米、779亿立方米。页岩油气勘探实现多点开花,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夯实页岩气增储上产的资源基础。
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预测,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90万亿立方米,埋深2,000米以下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0万亿立方米。根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类型及赋存状态,结合地质条件,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3)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概况
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2004年至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从417.86亿立方米增加至2,092.13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94%;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399.84亿立方米增加至3,786.94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14.14%。
自2012年起,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均有所放缓,但消费量的增速仍然持续大于产量的增速,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在2016年均有所回升,但天然气供需缺口仍进一步扩大。
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将进入新的黄金期。根据《BP能源展望:中国专题》数据,预计从2018年至2040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将增长至3,671.90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3.80%;天然气消费量将增长至6,405.50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3.78%。
2、城市燃气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①燃气输配
随着我国天然气供应规模不断增长,燃气输配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均采用高压输气、中压配气的原则,建立多级压力级制的管网,使输配系统更加合理、经济,为安全平稳供气提供了可靠保证。为解决城市燃气供应中的供应不足与调节不力等问题,城市燃气工程主要坚持高压输气与低压配气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入各种先进技术措施并建立多级压力级制的管网设备,从而使得城市燃气输配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得到大幅改善。
②燃气应用
在城市燃气的应用技术方面,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相当,燃气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低污染新型燃具及燃具智能化,燃气采暖与空调,低污染燃气工业炉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CNG汽车及加气站等。
③燃气安全
燃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安全管理技术至关重要。城市供气系统的安全管理贯穿了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燃气安全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安全供配气技术、应用于不同条件的燃气检漏技术和防灾系统和抢修技术等方面。
④信息化管理
城市燃气信息化技术为设计、施工、运行和防灾提供信息化服务,我国近年来在城市燃气信息化管理技术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燃气设计、运行数据库的建设及软件开发,自动查表和收费系统,完善SCADA和GIS系统,城市燃气信息化系统建设。近年来,我国已建立起一定的城市燃气信息化系统,包括银行代收费系统、财务计算机联网系统、燃气生产经营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等。城市燃气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行业特点
城市燃气行业的特点为城市燃气运营商通过市场竞争取得特许经营权,通过长输管网和门站取得气源,并投资建设输配售中高压管网体系,通过管网将燃气输送至终端客户,最终在终端客户安装仪表,根据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核定的范围并与供气方协商确定的气价,向终端客户售气。
3、城市燃气行业发展态势
(1)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地位逐渐提升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届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我国的“双碳”发展目标,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引领我国能源转型提速,能源双控、大气污染防治等带动天然气增量发展和存量替代双重发力。
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天然气的燃烧产物中各空气污染物单位排放量均低于煤和石油,天然气的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单位排放量也低于其他燃料。基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角度考虑,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天然气能源的优势突出。
(2)城镇化和农村煤改气继续推动天然气消费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5.22%,根据住建部的《2021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我国城市燃气用气人口达到4.42亿,燃气普及率(包括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达98.04%,建制镇用气人口为1.09亿,燃气普及率为58.93%,而农村地区的用气人口为2.47亿,燃气普及率仅有38.19%,因而当前推动我国居民用气增长的动力主要为城镇人口的增加和煤改气在农村地区的推进。农村地区煤改气方面,根据《“燃气下乡”背景下中国乡村燃气供暖发展前景》中的预测,2021-2025年,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将新增煤改气用户612万户,南方地区将新增燃气取暖用户720万户。因此未来城市天然气的消费需求仍将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