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2032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区域细分市场调研与投资风险研究预测报告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新能源发电行业整体竞争格局
:新能源发电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资金壁垒及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对参与者的资金实力、融资能力、人才吸引能力等都提出较高要求,大型能源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存在先发优势。此外,国家近年来出台各类政策措施以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各类资本快速入场,极大推进了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经过多年的并购、自建,国有大型发电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占据市场龙头地位;其他国有综合性能源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开始快速扩张。
目前,国内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主要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集团、国投电力、华润电力)是新能源发电行业的主力,共计仅拥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
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1)国有大型发电企业:国有大型发电企业是新能源发电行业的主力,主要包括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集团、国投电力、华润电力。
1)华能集团:华能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主要从事电源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相关产业及产品的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实业投资经营及管理。华能集团发电业务包括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华能国际(600011.SH/00902.HK)和华能新能源等公司体内。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能集团总装机容量26,926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为4,610万千瓦,光伏装机约4,982万千瓦。
2)大唐集团:大唐集团成立于2002年12月,主要从事电力、煤炭、金融、海外、煤化工、能源服务。大唐集团发电业务包括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覆盖我国多个省份并向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大唐新能源(01798.HK)和大唐发电(601991.SH/00991.HK)等公司体内。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唐集团总装机容量19,799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为10,924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为2,773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为3,623万千瓦,其他装机约2,479万千瓦。
3)华电集团:华电集团成立于2002年12月,主要从事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相关的煤炭等一次能源开发,以及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华电集团发电业务包括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集中于华电新能(600930.SH)体内。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电集团总装机容量23,953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969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3,093万千瓦,风电及其他装机容量共计约7,892万千瓦。
4)国家电投集团: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于2015年6月,主要从事电力生产和销售,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核心、有色冶金为延伸的煤—电—铝产业链,并向金融、电站服务等业务延伸。国家电投集团发电业务包括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吉电股份(000875.SZ)、上海电力(600021.SH)和中国电力(02380.HK)等公司体内。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家电投集团控股装机规模达到26,496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8,353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658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6,044万千瓦,其他装机容量9,441万千瓦。
5)三峡集团:三峡集团成立于1993年9月,主要从事发电、水运、旅游、环保、金融等领域的业务。三峡集团发电业务包括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覆盖我国多个省份,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集中于三峡能源(600905.SH)体内。截至2025年3月31日,三峡集团总装机容量约15,894万千瓦,其中国内水电装机容量为7,804万千瓦,国内新能源装机容量约6,001万千瓦,国内火电装机容量为667万千瓦,海外项目1,278万千瓦。
6)国家能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成立于2017年11月,主要从事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国家能源集团发电业务包括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等,产业分布在我国多个省市以及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电公司,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龙源电力(001289.SZ)等公司体内。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总装机容量3.55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1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0.21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0.66亿千瓦,太阳能及其他装机容量约0.56亿千瓦。
7)中广核集团:中广核集团成立于1994年9月,主要从事的业务囊括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产业金融等领域,覆盖我国多个省份,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等公司体内。截至2025年1月,中广核集团在运在建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约1.2亿千瓦,其中国内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超5,680万千瓦。
8)国投电力:国投电力成立于2002年12月,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以电力生产为主的能源项目、售电业务及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国投电力发电业务包括水电、火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覆盖我国多个省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投电力总装机容量4,463.47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3,143.39万千瓦。9)华润电力华润电力(00836.HK)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中国华润旗下联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厂的投资、开发及经营业务。根据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润电力运营权益装机容量7,243.3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824.5万千瓦,占比52.8%;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合计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418.8万千瓦,占比47.2%。
(2)主要优势企业分析:结合同行业公司业务类型、业务布局、新能源业务规模以及财务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选取可比公司包括华电新能、龙源电力、三峡能源、节能风电、太阳能、华润新能源。
1)华电新能:华电新能(600930.SH)成立于2009年8月,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截至2024年末,华电新能主要资产遍布国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运风电装机容量3,202.45万千瓦,在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659.26万千瓦。
2)龙源电力:龙源电力(001289.SZ/00916.HK)成立于1993年1月,主营业务以新能源发电为主,并经营火电、潮汐、生物质、地热等其他发电项目。截至2024年末,龙源电力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24年末,龙源电力风电控股装机容量3,040.88万千瓦,光伏控股装机容量约1,069.83万千瓦。
3)三峡能源:三峡能源(600905.SH)成立于1985年9月,主营业务为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运营。截至2024年末,三峡能源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风电累计装机容量2,243.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426.57万千瓦。
4)节能风电:节能风电(601016.SH)成立于2006年1月,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项目开发、投资管理、建设施工、运营维护。节能风电系中国节能唯一风电开发平台,截至2024年末,业务覆盖全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澳洲,风电运营装机容量617.77万千瓦。
5)太阳能:太阳能(000591.SZ)成立于1993年4月,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发电站的投资运营、太阳能技术及相关配套产品研发、应用、转让及销售。截至2024年末,太阳能业务覆盖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太阳能发电运营装机容量607.60万千瓦。
6)华润新能源:华润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8月,主营业务为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风力、太阳能发电站。截至2024年末,华润新能源业务覆盖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控股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3,310.42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项目2,353.0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957.35万千瓦。
第一章 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综述
1.1 新能源发电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 行业定义
1.1.2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1.1.3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1.2 新能源发电行业特征分析
1.2.1 产业链分析
1.2.2 新能源发电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3 新能源发电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2)新能源发电行业生命周期
1.3 最近3-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1.3.1 赢利性
1.3.2 成长速度
1.3.3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1.3.4 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1.3.5 风险性
1.3.6 行业周期
1.3.7 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1.3.8 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第二章 新能源发电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2.1 新能源发电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1.1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2.1.2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1.3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2.2 新能源发电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2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3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3 新能源发电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1 新能源发电产业社会环境
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2.3.3 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4 新能源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4.1 新能源发电技术分析
2.4.2 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水平
2.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章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运行分析
3.1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阶段
3.1.2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3.1.3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2 2020-2025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3.2.1 2020-2025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规模
3.2.2 2020-2025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分析
3.2.3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企业发展分析
3.3 区域市场分析
3.3.1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
3.3.2 2020-2025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
3.4 新能源发电产品/服务价格分析
3.4.1 2020-2025年新能源发电价格走势
3.4.2 影响新能源发电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
(1)成本
(2)供需情况
(3)关联产品
(4)其他
3.4.3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
3.4.4 主要新能源发电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
第四章 我国新能源发电所属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4.1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4.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4.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4.2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所属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4.2.1 我国新能源发电所属行业工业总产值
4.2.2 我国新能源发电所属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4.2.3 我国新能源发电所属行业产销率
4.3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4.3.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3.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4.3.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4.3.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五章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5.1 新能源发电行业供给分析
5.1.1 2020-2025年新能源发电行业供给分析
5.1.2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供给变化趋势
5.1.3 新能源发电行业区域供给分析
5.2 2020-2025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需求情况
5.2.1 新能源发电行业需求市场
5.2.2 新能源发电行业客户结构
5.2.3 新能源发电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5.3 新能源发电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
5.3.1 新能源发电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新能源发电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2)新能源发电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5.3.2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
5.3.3 重点行业新能源发电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
第六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区域细分市场调研
6.1 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及变化
6.1.1 行业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6.1.2 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6.1.3 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6.1.4 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6.1.5 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6.1.6 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
6.2 新能源发电区域市场分析
6.2.1 东北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分析
6.2.2 华北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分析
6.2.3 华东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分析
6.2.4 华南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分析
6.2.5 华中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分析
6.2.6 西南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分析
6.2.6 西北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分析
6.3 2020-2025年新能源发电市场容量研究分析
6.3.1 2020-202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市场容量分析
6.3.2 2020-2025年不同企业新能源发电市场占有率分析
6.3.3 2020-2025年不同地区新能源发电市场容量分析
第七章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7.1 新能源发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7.1.1 产业链结构分析
7.1.2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7.1.3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7.2 新能源发电上游行业分析
7.2.1 新能源发电产品成本构成
7.2.2 2020-2025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
7.2.3 2026-2032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7.2.4 上游供给对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影响
7.3 新能源发电下游行业分析
7.3.1 新能源发电下游行业分布
7.3.2 2020-2025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7.3.3 2026-2032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7.3.4 下游需求对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影响
第八章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渠道分析及策略
8.1 新能源发电行业渠道分析
8.1.1 渠道形式及对比
8.1.2 各类渠道对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影响
8.1.3 主要新能源发电企业渠道策略研究
8.1.4 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
8.2 新能源发电行业用户分析
8.2.1 用户认知程度分析
8.2.2 用户需求特点分析
8.2.3 用户购买途径分析
8.3 新能源发电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8.3.1 中国新能源发电营销概况
8.3.2 新能源发电营销策略探讨
8.3.3 新能源发电营销发展趋势
第九章 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
9.1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9.1.1 新能源发电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
9.1.2 新能源发电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9.1.3 新能源发电行业集中度分析
9.1.4 新能源发电行业SWOT分析
9.2 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9.2.1 新能源发电行业竞争概况
(1)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竞争格局
(2)新能源发电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新能源发电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9.2.2 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竞争力分析
(1)我国新能源发电行业竞争力剖析
(2)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3)国内新能源发电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9.2.3 新能源发电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十章 新能源发电国内重点生产企业分析
10.1 A
10.1.1公司基本情况
10.1.2公司产品竞争力分析
10.1.3公司投资情况
10.1.4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2 B
10.2.1公司基本情况
10.2.2公司产品竞争力分析
10.2.3公司投资情况
10.2.4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3 C
10.3.1公司基本情况
10.3.2公司产品竞争力分析
10.3.3公司投资情况
10.3.4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4 D
10.4.1公司基本情况
10.4.2公司产品竞争力分析
10.4.3公司投资情况
10.4.4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0.5 E
10.5.1公司基本情况
10.5.2公司产品竞争力分析
10.5.3公司投资情况
10.5.4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第十一章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前景
11.1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市场发展前景
11.1.1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市场发展潜力
11.1.2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1.2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2.1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趋势
11.2.2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市场规模预测
11.2.3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1.3 2026-2032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供需预测
11.3.1 2026-2032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供给预测
11.3.2 2026-2032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行业需求预测
11.3.3 2026-2032年中国新能源发电供需平衡预测
第十二章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12.1 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融资情况
12.1.1 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12.1.2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2.1.3 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12.2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机会
12.2.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2.2.2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12.3 2026-2032年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12.3.1 政策风险及防范
12.3.2 技术风险及防范
12.3.3 供求风险及防范
12.3.4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12.3.5 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12.3.6 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12.3.7 其他风险及防范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5-2026)
《中国端子煤制氢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及区域细分市场调研2026-2032-中金企信发布》
《2026年中国热工行业规模全景分析及预测(含企业市场份额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5-2031年天然气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环境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能源化工专用设备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5-2031年热电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