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品牌认证:到2025年铝塑膜市场规模将达到133.2亿元-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版全球及中国铝塑膜行业研究预测报告-企业占有率、市场规模、下游应用、竞争分析、发展趋势-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全球及中国再生塑料市场竞争战略研究及投资建议可行性预测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改性塑料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
《2024-2030全球与中国农用薄膜市场规模调研报告(产业链、市场份额、主要厂商及区域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中国PVB中间膜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全球及中国PVC薄膜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建议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中金企信发布》
1.铝塑膜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规模
铝塑膜主要应用于软包锂电池的电芯封装,其在阻隔性、冲深、耐穿刺、耐电解液和绝缘性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已被广泛应用于动力、3C数码、储能等软包锂电池电芯的生产中。相较于圆柱形锂电池与方形锂电池采用铝壳或钢壳,铝塑膜作为外包装材质更轻,且软包锂电池采用叠片工艺使得电池结构更紧密,同等规格尺寸下软包锂电池的容量较钢壳电池容量高40-50%,较铝壳电池高20-30%,是锂电池朝着轻量化、小体积发展的关键材料。
整体来看,铝塑膜行业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市场核心驱动力是软包锂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未来增量将主要源于动力及储能等领域。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软包电池出货量为45.20GWh,到2020年上升至107.70GWh,复合增长率达到24.24%,保持较高的增速。
作为锂电池的产销大国,锂电池材料的国产化对我国至关重要: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核心锂电池原材料于2017年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完成了进口替代;而同样作为主要锂电池材料之一的铝塑膜,其市场和技术长期被日韩等少数企业垄断,国内市场对海外产品的进口依赖度高。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竞争格局来看,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铝塑膜市场中,日本DNP的市场占有率为50%,昭和电工的市场占有率为12%,两者合计达到了62%,市场优势地位明显。近年来,随着铝塑膜国产替代需求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着手布局铝塑膜行业,并逐渐在铝塑膜技术上取得进展与突破,部分国产铝塑膜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已经达到与进口产品相当的水平,实现了批量生产。在巨大的降本压力下,软包电池厂商开始尝试具备较大价格优势的国产铝塑膜产品。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铝塑膜出货量达到2.4亿平米,较2019年增长23.7%,若按照22元/平米测算,整体铝塑膜市场规模达到52.8亿元。根据预测,到2025年,铝塑膜市场规模将达到133.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0.33%,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行业发展态势
1)铝塑膜国产替代是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外铝塑膜的价格差距在30%—40%,国产铝塑膜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同时,进口铝塑膜需要通过代理购买,一旦出现产品问题通常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在物流、服务以及供货的及时性方面也存在极大不便利。在国内锂电池厂商迫切要求降低锂电池原材料成本和供应链安全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铝塑膜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化需求日益凸显。
2)储能领域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受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不断消耗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加快向低碳化转型。根据测算,到2025年,中国发电结构中,煤炭占比将从2018年的66.4%下降至48.8%,风光发电占比将升至约20.2%;到2050年,煤炭发电占比大幅下降至5.7%,风光发电成为主力。风光等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其波动性和间歇性等问题凸显,为了实现风光发电与负荷实时平衡,需要通过储能技术来确保其发电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推出了多项政策促进储能产业良性的发展,锂电池作为当前主流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3)固态电池成未来发展方向
据预测,固态电池在2035年市占率有望达到25%。固态电池不含易燃易爆、易挥发等成分,可彻底消除因漏液引发的冒烟、起火,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生成锂枝晶造成的安全隐患,被认为是更为安全的电池体系。能量密度方面,固态电池可提供的能量密度约为300-400Wh/kg,远远超出传统电池。从技术路径看,软包电池与固态电池更加适配:①相较于圆柱或方形电池采用的卷绕工艺,由于无机固态电解质膜柔韧性较差,无法卷绕,只能采用软包叠片工艺;②铝塑膜的高延展性更能够适应锂离子在迁徙过程中会形成整体的涨缩;③固态电池和软包都具备高能量密度特点,两者匹配可进一步强化续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