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活性炭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炭由于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活性炭是一种吸附能力很强的功能性碳材料。其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因此被作为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液相和气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水处理、气体净化与回收、化工、冶炼、国防、农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药品、饮用水的安全性、纯净度等生存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活性炭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对于活性炭行业产品,按制造原料不同,活性炭可以分为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和其他原料活性炭;按制造方法不同,活性炭可以分为化学法活性炭和物理法活性炭;按外观形状不同,活性炭又可以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其他形状活性炭。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和煤炭企业转型,加上国家对环保支持力度的加大,活性炭行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和产量不断增加,行业产值也不断增长。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活性炭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活性炭行业产值为105.95亿元,其中木质活性炭产值42.43亿元,煤质活性炭产值63.52亿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活性炭市场规模为79.24亿元,同比增长10.92%。其中,木质活性炭市场规模36.26亿元,煤质活性炭市场规模42.98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活性炭技术的不断发展,活性炭行业产能快速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活性炭行业产能为70万吨,到2019年增长到了120万吨。我国是活性炭的生产大国,活性炭产量约占世界活性炭总产量的1/3,活性炭也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林化产品之一。2019年我国活性炭整体产量87.5万吨,其中木质活性炭产量30.1万吨,煤质活性炭产量57.4万吨。活性炭由于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性,在吸附脱硫、吸附高档溶剂、废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脱色、回收重金属和临床医疗等领域具有越来越广泛应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活性炭需求量为65.85万吨,同比增长8.90%,其中木质活性炭需求量26.24万吨,煤质活性炭需求量39.61万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活性炭行业产量约87.5万吨,行业进口量约4.80万吨,出口约26.45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约65.85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发达国家活性炭行业产能的转移,造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长期维持活性炭净出口的现状。以中国为例,2015年至今,中国活性炭行业净出口量不断攀升,在2018年前8个月实现了活性炭净出口量14.8万吨,净出口额1.4亿美元。而从中国活性炭进口产品的结构来看,中国木质活性炭对外依赖度较大。2015年至今,中国木质活性炭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占比均保持在50%以上。由此可见,尽管我国是一个活性炭净出口,但是在木质活性炭的生产上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国内企业或许可以通过大力生产木质活性炭来减小该产品的对外依赖,尤其是在中国活性炭产品整体偏低端的现状下,未来生产高端木质活性炭的厂家发展情景更为广阔。
活性炭用于有毒气体的净化,并且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如石化行业的无碱脱臭(精制脱硫醇)、乙烯脱盐水(精制填料)、催化剂载体(铂、铑等)、水净化以及污水处理;电力行业的电厂水质处理及保护;化工行业的化工催化剂及载体、气体净化、溶剂回收及油脂等的脱色、精制;食品行业的饮料、酒厂、味精母液及食品的脱色;黄金行业的黄金提取、尾液回收;环保行业的污水处理及有害气体的治理、净化;以及相关行业的香烟滤嘴、木地板防潮、吸味等。活性炭在未来将会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