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号】: 235358

【咨询热线】010-63858100/400-1050-986 

【24小时咨询】13701248356 

【交付方式】EMS/E-MAIL 

【报告格式】WORD 版+PDF 格式 精美装订印刷版 

【订购电邮】zqxgj2009@163.com 

【企业网址】www.gtdcbgw.com , www.bjzjqx.com

可根据细分需求个性化定制 

报告定价: 
折后定价: 电议

数量: - + 件(库存件)
报告介绍

(1)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自主可控是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作为网络重要构成,自主可控程度对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自主可控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基础硬件和软件制造商,包括主机、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专业软件和中间件等行业,下游为国家重要部门,如政府部门、军队、金融、网络通信等。

目前我国在自主可控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核高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带动下,我国在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迅速发展,自主可控关键软硬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软硬件平台产品,初步具备了建立国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条件和基础。基于国产CPU的通用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已经基本具备替换能力。通用类计算机主要由终端设备、一体机、笔记本以及图形工作站等组成,可以满足基础办公应用以及图形处理等应用场景;通用服务器主要由单路服务器和多路服务器等组成,可以满足信息系统以及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通用类存储设备目前已经解决了存储控制器和FLASH芯片国产化问题,同时为了弥补国产处理器在性能上的不足,采用并行RAID调度、主机协议处理技术来提升存储性能,适配优化后可用于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

目前,基于国产核心器件的网络设备已形成了从低端路由交换设备到高端路由交换设备的较为完整的网络产品系列,基本具备替代国外网络设备的能力,同时通用整机类设备在党政办公、军用信息化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测试验证、适配优化以及性能调优等工作,其中军队系统组织进行了军用关键软硬件自主可控名录的测试工作,为军用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应看到,我国国防军工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国产替代的进程还远远不够,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基础软硬件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国产化,解决国产化产品技术兼容性差的问题,打造和建立国产化自主可控基础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因此,我国加速了对相关产业的财政和政策扶持,促进了我国国防信息化装备研发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未来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将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相关产业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趋势:

1)进一步向集成化、通用化方向发展: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处理设备、武器平台综合控制类组合设备、通信控制类组合设备等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目前主要采用CPCI、CPCIe、VPX、LRM等总线架构进行设计,这些架构均为开放式架构,没有对端口信号定义、背板互联规范、管理协议等进行详细定义和强制性规定,导致设备形态繁多、兼容性差,而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大大增加了研发投入成本,因此未来发展方向将针对各类应用场景制定统一的规范,针对机箱设计成统一的基础平台,各类业务模块均按照统一规范进行设计,实现业务模块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灵活配置各类业务模块的数量,达到集成化、通用化的效果。

此外,在通用类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方面,将进一步向高性能、通用化、兼容性方向发展,采用新的技术体系结构,如采用集群或云计算的方式,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弥补单机性能不足;通过应用的并行化提高处理性能;对应用支撑、开发运行、应用显示以及跨平台兼容性等方面进行适配优化,通过开发、构建、部署完善的开发和运行支撑环境,降低应用软件开发和部署时间、难度,提高国产基础软硬件平台的兼容适配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国产CPU的性能,提升整个软硬件系统的部署和运行效率,满足武器控制系统基础软硬件平滑升级和国产化跨平台迁移改造要求。

2)进一步向高效能异构超融合方面发展:未来信息化战争对算力的要求极高,军用装备的信息流量大、适时性要求高,要实现快速、高效指挥控制能力,必然要求指挥控制、通信控制、综合控制类核心装备具有超强的算力、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自动处理和辅助决策能力,而当前国防信息化装备的自主可控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存有性能不足、算力单一等突出问题。因此,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未来将朝着异构超融合方向发展,在新一代国产CPU的基础上,融合国产高性能FPGA、GPU、NPU等异构算力,突破异构资源调度管理、异构资源融合加速处理、新型混合存储架构等关键技术,打造适合网-云-边-端各类指挥控制系统、情报处理系统以及前沿武器平台适用的高性能、专用化异构算力。

3)进一步向人工智能方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十九大代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刘国治中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确实需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实现创新超越、实现强军的一个难得战略机遇,也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得战略机遇。”我国国防军事工业发展经历了机械化、信息化两个阶段,正在向智能化阶段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工智能武器以及以人工智能赋能的新质武器和系统的出现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方式,而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处理、图谱技术、图像语音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而趋于成熟,为军事人工智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亟需以自主可控为基础,全面发展各类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平台和AI软件中台,形成适合云-边-端全域平台的高端训练集群、高性能推训一体服务器和嵌入式低功耗高性能边缘计算设备,构建完整的AI军事生态链,借助高效、高性能、智能化的硬件运算能力和精度,切实提高军队智能化作战的能力。


2023-2029年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专项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指导可行性预测报告


《市场份额占比认证报告(定制版)》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定制编制各领域、各细分产品认证&证明服务(涉及全球及中国),根据不同需求、不同使用目的出具专业、权威、严谨的认证服务(销售排名及领先认证、市场份额认证、市场占有率认证、行业地位认证、品牌认证、企业实力认证、专精特新证明、小巨人证明等)。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称: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AAA企业信用认证机构&AAA级资信企业,致力于“为企业战略决策行业认证&证明、产品认证&证明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权威咨询顾问机构。截止2023年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已累计完成了各类认证及证明项目约9600+例(其中: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认证&证明项目3200+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证明项目2900+例,行业地位&品牌认证&服务项目2000+例,销售排名&领先认证&证明项目1500+例),为1.5万家不同领域企业提供专业、权威的三方认证服务并获高度好评。


第一部分 行业运行环境

第一章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定义及概述

第二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行业“十四五”规划环境分析

第一节 行业“十四五”规划政策环境分析

第二节 行业“十四五”规划经济环境分析

第三节 行业“十四五”规划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节 行业“十四五”规划社会环境分析

一、“十四五”政府产业扶持重点分析

二、“十四五”“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三、我国“走出去”战略大环境分析

四、社会环境对行业“十四五”的影响

第五节 行业“十四五”规划国际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全球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全球市场发展现状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全球市场发展现状

二、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全球市场发展特点

一、2017-2022年全球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需求分析 

二、2017-2022年全球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 

三、2023-2029年全球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预测 

四、2017-2022年全球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销售情况分析

第二节德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德国市场发展现状

二、2017-2022年德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需求分析 

三、2017-2022年德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 

四、2023-2029年德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预测

五、2017-2022年德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销售情况分析 

第三节日本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日本市场发展现状

二、2017-2022年日本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需求分析 

三、2017-2022年日本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 

四、2023-2029年日本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预测

五、2017-2022年日本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销售情况分析

第四节美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美国市场发展现状

二、2017-2022年美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需求分析 

三、2017-2022年美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 

四、2023-2029年美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预测

五、2017-2022年美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销售情况分析

第五节韩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韩国市场发展现状

二、2017-2022年韩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需求分析 

三、2017-2022年韩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 

四、2023-2029年韩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预测

五、2017-2022年韩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销售情况分析


第二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行业发展现状

第四章 “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特性分析

第二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

第三节 “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一、“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二、“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三、“十四五”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转移

第四节 “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第五章 “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运行分析

第一节 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四、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情况分析

一、“十四五”期间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总体概况

二、“十四五”期间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现状

一、“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市场规模

二、“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三、“十四五”期间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企业发展分析

第四节 “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供需情况

一、“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供给分析

二、“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需求市场

三、“十四五”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四、“十四五”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供需预测

第五节 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定价机制组成

二、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三、“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行业规划方向

第六章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规划调整方向

第一节 行业发展基本原则

一、行业发展科学性原则

二、行业发展前瞻性原则

三、行业发展创新性原则

四、行业发展全面性原则

第二节 行业发展总体目标

一、行业发展短期目标

二、行业发展长期目标

三、行业发展综合预期

第三节 行业“十四五”国家战略定位

一、行业自身发展定位方向

二、行业在国家战略中定位

第四节 行业“十四五”调整

一、行业“十四五”发展现状

二、行业“十四五”市场规模

三、行业“十四五”阻碍因素

四、行业“十四五”促进因素

五、行业“十四五”市场预测

六、行业“十四五”投资效益

第五节 行业“十四五”企业发展调整

一、同等规模企业间发展差距

二、不同规模企业间发展差距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差距

四、“十四五”企业差距缩小策略

第六节 行业“十四五”区域发展调整

一、不同区域间行业发展差距

二、发达区域内部间发展差距

三、行业国内外发展程度差距

四、“十四五”区域差距缩小策略

第七节 行业“十四五”技术改进方向

一、行业主要技术问题

二、行业最新技术前沿

三、行业技术改进方向


第七章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十四五”区域发展潜力

第一节 华北地区

一、2017-2022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7-2022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23-2029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23-2029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23-2029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东北地区(同上下略)

第三节 华东地区

第四节 华南地区

第五节 华中地区

第六节 西南地区

第七节 西北地区


第三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行业竞争策略

第八章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竞争概况

1、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2、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业未来竞争格局和特点

3、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进入及竞争对手分析

二、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1、不同地域企业竞争格局

2、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

3、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

三、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二、“十四五”国内外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竞争分析

三、“十四五”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竞争分析

四、“十四五”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九章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竞争力剖析

二、我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

三、民企与外企比较分析

四、国内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

第二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SWOT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优势分析

二、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劣势分析

三、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机会分析

四、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威胁分析

第三节 “十四五”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第四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提高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影响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三、提高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十章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十四五”受益企业分析

第一节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企业发展特点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受益企业分析

一、资金实力型企业受益

二、技术领先型企业受益

三、市场占有型企业受益

第三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一、企业A

二、企业B

三、企业C

四、企业D

五、企业E


第四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投资前景展望

第十一章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投资前景展望

第一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十四五”投资机会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模式

三、“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投资机会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分析

二、“十四五”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四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三节 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一、产业集中度趋势分析

二、“十四五”行业发展趋势

三、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十四五”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节 “十四五”规划将为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找到新的增长点


第十二章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第一节 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二、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三、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第三节 “十四五”期间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一、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二、产业发展的空白点分析

三、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投资方向

四、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

第四节 “十四五”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投资收益预测

一、“十四五”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总产值预测

二、“十四五”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三、“十四五”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四、“十四五”中国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五节 “十四五”行业发展策略措施

一、行业发展政策措施

二、行业发展技术措施

三、行业发展人才措施

四、行业发展资金扶持措施


第十三章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自主可控信息化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机遇

第一节 “一带一路”战略下行业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基本概况

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度

三、“一带一路”战略预期目标

四、“一带一路”战略对行业影响分析

五、“一带一路”战略下行业盈利模式

六、“一带一路”战略下行业机遇分析

第二节 “互联网+”战略下行业发展机遇

一、“互联网+”战略基本定义概念

二、“互联网+”战略基本特点分析

三、“互联网+”战略行业应用领域

四、“互联网+”战略行业运营模式

五、“互联网+”战略对行业影响分析

六、“互联网+”战略下行业机遇分析

第三节 “新常态”背景下行业发展机遇

一、“新常态”经济下基本内涵定义

二、“新常态”经济下发展特点分析

三、“新常态”经济对行业影响分析

四、“新常态”经济下行业盈利模式

五、“新常态”经济下行业机遇分析

六、“新常态”经济下行业趋势分析

第四节 “工业4.0”背景下行业发展机遇

一、“工业4.0”基本内涵定义

二、“工业4.0”经济发展整体目标

三、“工业4.0”战略对行业影响分析

四、“工业4.0”背景下行业盈利模式

五、“工业4.0”背景下行业机遇分析

六、“工业4.0”背景下行业趋势分析




分享到:
Products / 购买了此报告的客户还购买了以下的报告 More
2025 - 09 - 16
售价:RMB 0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国异型钢市场监测调研及投资潜力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异型钢是一种横截面形状不同于普通钢材(如圆钢、方钢、扁钢等)的特殊钢材,其截面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多样性和定制化特点,主要用于满足特定结构、功能或外观需求。一、行业现状1.需求结构分化,新兴领域成增长引擎传统建筑领域受房地产投资下行影响,需求增速放缓,但机械制造、汽车、船舶、能源等新兴领域对异型钢的需求持续攀升。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轻量化车身设计对高强度异型钢的需求激增,推动企业研发新型合金材料;在风电领域,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对耐腐蚀异型钢的需求增长,促使企业优化产品性能。中金企信报告分析显示,2024年制造业用钢占比首次超过建筑业,其中异型钢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渗透率显著提升。2.区域市场分化,华东与华南成核心增长极从区域市场看,华东地区凭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与庞大的制造业需求,成为异型钢最大的消费市场;华南地区则因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增速领先。调研发现,2024年华东地区异型钢需求占比达35%,华南地区占比达25%,两地合计占据全国六成市场份额。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东北振兴”政策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装备制造业发展,也为异型钢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二、市场格局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例如,某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
2025 - 09 - 16
售价:RMB 0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国LED封装胶市场监测调研及投资潜力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在现代光电子产业的宏大版图中,LED封装胶作为关键基础性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主要应用于LED芯片保护的封胶环节,肩负着多重使命。不仅要为LED芯片提供坚实的机械保护,有效隔绝空气、湿气及其他污染物,防止芯片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还需形成具有特定折射率、透光率的绝缘层,以此提升光学效果,确保LED器件能够呈现出优质的发光性能。同时,在芯片工作过程中,LED封装胶还承担着辅助导热、散热的重任,是保证LED器件光学性能及可靠性的核心要素。从类型上划分,LED封装胶主要可分为有机硅类和环氧树脂类,二者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各展所长。从市场规模数据来看,按下游应用环节产值计算,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6388亿元稳步攀升至2023年的约701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2024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至7169亿元。LED照明依据安装方式和使用场景的差异,可细分为通用照明、车用照明、移动照明和其他LED照明产品。其中,通用照明涵盖了家居固定照明灯、路灯等常见照明设施;车用照明则指汽车等移动工具中所使用的车载照明设备,例如远光灯、近光灯、车内照明、仪表灯等;移动照明包括专业照明工具、户外照明、家用照明等多种类型;其他LED照明还包含LED照明部件、广告牌等。此报告历...
2025 - 09 - 16
售价:RMB 0
编织袋市场产业链供需结构分析预测报告-全球及中国(2025版)-中金企信发布 2025年,随着《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行业将面临更高的环保要求与技术门槛。宜黄县的经验表明,唯有通过“集群化筑基、智能化提质、绿色化固本”的三维策略,编织袋企业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根据中金企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编织袋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8.72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66.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5%(2025-2031)。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4年市场规模为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预计2031年将达到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市场拓展与集群效应:合作模式创新区域协同是扩大市场半径的有效策略。宜黄县通过建立“塑编产业联盟”,组织企业联合参展,统一品牌形象。2024年,联盟企业在广交会达成外贸订单额1.3亿美元,较单独参展增长65%。跨界合作开辟新赛道。当地企业与物流、农业领域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为生鲜电商设计的透气防潮袋,为果蔬种植基地开发的防草编织布,均实现差异化竞争。这种“编织袋+”模式,使产品应用场景从传统包装扩展至农业、基建等领域。 此报告研究展现2019-2024年与2025-2031年行业发展预测,重点分析全球及中国市场编织袋的供给、需求、全球主要地区编织袋的产能、销...
2025 - 09 - 16
售价:RMB 0
冰晶石行业市场发展趋势调研及“十五五”投资建议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冰晶石(化学式Na3AlF6)是一种白色结晶体,作为氟化工领域的关键材料,其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电解铝工业中,冰晶石通过将氧化铝的熔点从2050℃大幅降至950℃,使铝的提取效率提升30%以上,成为铝电解槽中不可或缺的助熔剂。其应用领域已从传统玻璃制造、陶瓷釉料扩展至新能源电池、5G基站散热、半导体封装等高端场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冰晶石生产国与消费国,2025年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8%以上,消费量占比超60%。这种主导地位源于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河南焦作的多氟多、山东博涛等龙头企业,到四川、江西等地的萤石矿资源基地,中国已形成“萤石开采-合成冰晶石-电解铝/新能源应用”的闭环体系。冰晶石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正从“辅助材料”转向“核心组件”。在锂离子电池中,冰晶石作为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可提升电池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在光伏产业中,冰晶石用于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去除,提高光伏转换效率。据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领域对冰晶石的需求占比将提升至35%以上,其中固态电池应用占比达15%,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第一章 冰晶石行业发展概述 第二章 国际冰晶石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 冰晶石行业“十五五”规划研究第四章 2019-2024年中国冰晶石行业运行状况监测分析 第五章 中国冰晶石市场分析 第六章...
全国统一代理热线:
400-1050-986
服务时间:工作日 9:00—17:30
邮编:330520
专业团队权威咨询诚信服务客户至上
  • 加微信在线咨询

  •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更多活动惊喜等着你!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回到顶部
网站对话
在线营销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