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铜基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产量现状分析及预测
铜基新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中金企信编制
全球及中国铜基新材料重点企业市场排名报告(2024)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铜基新材料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
(1)铜基新材料基本概述:铜基新材料是由铜及铜合金经过轧制、酸洗、剪边等一系列工序制造而成,具体包括铜板带、铜排、铜管、铜棒、铜箔、合金铜线等一系列产品。铜通常指电解铜,是纯度为99.9%以上的阴极铜,因其表面形成氧化膜后呈紫色,故也被称为紫铜,常作为铜板带箔的原材料;铜合金是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等。铜及铜合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具有导电、导热、抗蚀等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力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建筑、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
铜板带是铜带与铜板的合称,是截面均为矩形且厚度均匀的扁平轧制铜产品,但铜带材成卷供应,铜板材往往以平直状供应。铜板带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引线框架材料、接插件(连接器)、电缆带的重要材料,在消费电子、电力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铜棒是具有均匀的横截面的实心棒状铜产品,以直状或卷状供应,主要应用于五金、电器工业、新能源汽车、导热等领域。铜排是截面成矩形或圆角矩形的长导体铜产品,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主要用于配电柜、变压器等电力设备领域。合金铜线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具有均一的横截面,是以卷状供应的实心铜加工产品。合金铜线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五金、切割机床等领域,且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线材的直径、导电性、延伸率等各项指标已逐渐优化,高精度的高速伽玛切割线已用于机床领域。
(2)行业产业链分析:铜基新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为电解铜,占产品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铜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不仅受下游需求端、生产供给端以及库存端的影响,也易受短期地缘冲突的影响,价格波动往往较大,易对企业的现金流形成一定压力。
行业中游主要为铜基新材料生产商,从产业分布区域来看,我国铜材地区供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和广东是我国前五大铜材生产省份,产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产能区域如下: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铜基新材料所处行业的下游涵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家用电器、机床和光伏等众多领域。终端领域市场需求的扩大能够有效推动对铜基新材料的需求增长。同时,下游高端设备领域对上游产品的性能指标也不断提升,激发铜基新材料生产厂商的研发积极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
铜基新材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3)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铜基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也是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所需的战略性材料,是高端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在全球铜产业和国内经济增长的带动下,我国铜产业加工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基新材料生产和消费国。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2,025万吨,同比增长1.80%;2017-2022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29%,铜基新材料产业规模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方面,我国铜加工材贸易量相对稳定,受产品竞争力不足影响,我国铜加工材贸易以进口为主,但进口量则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18年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进出口贸易有所波动;2019年,我国铜加工材进出口量分别为50.3万吨和52.5万吨,首次实现铜材净出口,表明我国铜加工材行业依赖度有所下降;2020年,铜加工材进出口量分别为61.4万吨和53.8万吨,重新回到净进口格局。2021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好转影响,我国铜加工材外贸净出口量10.1万吨,进口依赖度进一步下降,2022年进口替代不断推进,1-11月净出口量达到22.8万吨。
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光伏、工业互联网等高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下游客户对高性能、高精度、低能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铜基新材料生产用高端装备仍依赖进口,导致国内高精度、高导性铜产品供应不足,无法满足上述领域的市场需求。因此,行业内企业也逐渐开始研发高性能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高端压延铜箔等高端铜基新材料。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铜基新材料市场需求仍有望进一步释放。
具体从细分品类来看,2022年,我国铜加工材中铜线材产量达1,026万吨,占比达50.67%,铜板带材(铜排板+铜带材)、铜管材、铜棒材、铜箔材产量占比分别为17.73%、10.47%、9.78%和3.95%,上述五种产品产量合计占比超过90%。
(1)铜板带及铜排市场:铜板带及铜排在电力设备、导热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国电力投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刺激了铜板带和铜排产品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17-2022年,我国铜板带(排)产量整体保持稳定,2020年受需求萎缩影响出现小幅下降,2021年产量回升至350万吨,2022年进一步回升至359万吨,已超过2019年水平。
2017-2022年中国铜板带(排)产量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铜棒市场:铜棒主要应用于通讯、电力电子、汽车配件和五金等领域,近五年来看,下游应用领域对铜棒材的需求量整体较为稳定,2020年受需求萎缩影响下出现小幅下滑。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铜棒材产量198万吨,同比下降5.71%,随着经济活动逐步放开,2023年有望逐步回升。
2017-2022年中国铜棒产量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③铜线材市场:铜合金线材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和机床设备领域,近年来下游需求量增长较快。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铜合金线材产量为1,026万吨,占铜加工材总量的50.67%,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5.72%,增速较快。
2017-2022年中国铜线材产量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1)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称: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单位&AAA企业信用认证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行业认证&证明、产品认证&证明、资信&信用调查评估、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专业解决方案”的专业咨询顾问机构。
2)截止2023年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15万余例(其中完成:专项调查项目数量25000+例。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42000+例。行业研究报告83000+例。),各类认证及证明&资信&信用调查评估项目约13500+例(其中:资信&信用调查评估项目3900+例,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认证&证明项目3200+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单项冠军证明项目2900+例,行业地位&品牌认证&服务项目2000+例,销售排名&领先认证&证明项目1500+例),为2.3万+不同领域企业提供专业、权威的三方认证服务。
3)资信&信用数据市场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国际咨询致力于为各领域企业&机构等提供合作风险规避、投融资信用依据、合作伙伴审核&审查等根据不同需求、不同使用目的出具专业、权威、严谨的资信&信用报告。2020-2022年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已累计完成各类资信&信用调查评估报告3900+例,涉及各类企业&机构3000+家含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百强企业、银行&券商、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各领域企业。
4)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市场占有率、市场排名认证服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5)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