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冠军证明:2024年中国人造板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及需求供应现状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供需情况与“十四五”规划研究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ITO靶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产业链及竞争格局分析(2024版)》
《全球与中国智慧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2024-2029年热管理材料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3年中国建筑防火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现状、竞争格局及优势企业分析》
《2024-2030年塑料井盖行业市场运营格局专项调研分析及投资建议可行性预测报告》
(1)人造板行业基本概述:
A.人造板分类:按照原材料种类及生产工艺的差别,人造板可分为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三大类,2010年至2020年,上述三大类人造板每年合计产量占人造板总产量均在90%以上。三类人造板的基本特征如下:

以人造板为基材,根据消费者的装饰美观需求或防潮防刮等功能需求,压贴各种饰面材料,就形成了各类装饰板材。装饰板材的基材决定了其理化性能,多样化的饰面材料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拓宽了人造板在装饰装修、家具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空间。
B.人造板需求:
a.人造板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人造板的出现标志着木材加工进入现代化、工业化时期,使得木材加工从单纯改变木材形状发展到改善木材物理性能,从而拓展了木材的应用领域。人造板在服务人类生活及节约天然林资源等方面均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可加工性佳、工艺成熟、性价比高,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厨具、地板、木门、工艺品、装饰装修等领域,行业成熟,发展空间良好,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民生行业。我国是人造板需求大国,根据《中国人造板产业报告2022》,2012年至2021年,人造板消费量由21,601万立方米增长到31,834万立方米,十年间的年均增速接近5.1%。
b.家具制造是人造板主要的应用领域:人造板应用广泛,我国人造板应用中家具制造领域用量占比约为60%,在建材、地板制造领域用量占比分别为20%和7%,在包装领域用量占比8%。人造板需求持续旺盛主要受益于家具、建材地板等终端市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屋翻新需求为家居建材,进而为人造板市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c.定制家居、装配式建筑等行业发展推动刨花板需求量持续增长:家具制造是刨花板下游需求中占比最大的领域。近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理念的升级转变、环保意识的提升、大城市精装房渗透率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空间利用率提升的需求,人们对家居产品将更加偏向于个性化设计、品质化、品牌化、绿色环保化的消费导向,定制家居产品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同时,随着胶黏剂的不断改进,刨花板的优势更为显著。刨花板因高性价比和性能优异等特点受到了下游定制家居厂商的青睐,需求量随着下游定制家居行业的快速成长而大幅增加。我国的定制家居目前主要集中于定制橱柜、定制衣柜等领域,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定制家具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98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7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6%。
此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发展装配式建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OSB可以作为快装组件而广泛运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因此在下游定制家居和装配式建筑等行业的带动下,未来刨花板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C.人造板供应:
a.人造板产量总体增长,产能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我国是人造板制造大国,根据《中国人造板产业报告2022》,2012年至2021年,我国人造板产量由22,336万立方米增长到33,673万立方米,年均增速接近4.9%。
由于人造板企业对木材原料的稳定供应依赖性较强,且木材原料具有一定的经济运输半径,因此人造板企业一般会尽量选取靠近原材料产地或集中供应地建厂以降低运输成本,国内人造板生产也因此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中国人造板生产量前十省(区)基本稳定。山东人造板产量,继续稳居第一,达到7,738万方米,占全国人造板总量的23.0%;江苏人造板产量达到6,412万立方米,占全国人造板总量的19.0%;广西人造板产量为6,083万立方米,占全国人造板总量的18.1%;安徽人造板产量为3,233万立方米,占全国人造板总量的9.6%;河北人造板产量达到1,884万立方米,占全国人造板总量的5.6%;上述5个省产量占中国人造板总产量的75.3%。上述省份的人造板产区一般会紧邻木材进口港口或木质原材料供应集中地。而对于人造板产区而言,适合建设厂区的优质地块也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人造板生产企业而言,工厂的占位优势十分重要。b.不同板材供应格局差异显著
由于主要生产方式的差异,胶合板与刨花板、纤维板在竞争格局上存在显著不同。目前,国内胶合板生产仍存在较多的人工作业,自动化程度较低,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壁垒以及资金壁垒都不高,一条小规模胶合板生产线的投资成本仅在800-1,000万元左右。而刨花板与纤维板由于生产工艺要求,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在热压等关键工艺方面存在技术壁垒,单条生产线投资较大。一般年产30万立方米板材的进口连续平压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在5-6亿元左右,对于技术工程师等人力资源方面要求也较高,因此刨花板和纤维板的投资门槛较高,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是必然选择。
根据《中国人造板产业报告2022》,2021年底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生产企业数量和平均产能情况如下: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由上表可知,胶合板企业数量明显多于纤维板、刨花板企业,平均产能规模小于纤维板和刨花板,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c.呈现“大市场、小公司”格局,市场集中度较低:一方面,由于气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对于木材材质的偏好存在差异,单一品牌较难以在各地设厂以满足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过往板材消费市场存在大量的个体消费者,客户较为分散,板材的品牌价值体现并不明显,导致市场上存在较多的通货产品,因此人造板市场呈现出典型的“大市场、小公司”格局。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造板行业总产值约为7,300亿元,人造板整体市场空间较大,但人造板行业目前仍未出现营收突破百亿元的上市公司,行业整体集中度仍然较低。
近年来,受板材消费结构变化、消费需求升级以及制造业升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板材直接消费群体的B端化趋势明显,最终消费群体对于装修的环保、安全等品质追求也逐步延伸到板材等装修基础材料,板材的品牌价值日益凸显,导致产能规模较小且无品牌的企业逐步退出,而已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