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2032年全球与中国造船行业主要企业占有率及排名分析洞察报告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造船行业运行现状分析:船舶制造行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作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性产业。船舶制造生产流程由签约设计、设备采购、船体建造、舾装交付四个环节组成,整个周期从签约到生产耗时约2年左右。生产一艘新船时,船东先向船厂签订造船订单,船厂进行整体图纸设计,经船级社审查认证后,船厂开始船体壳体建造并联系各大船舶设备制造商订购相关配件装备,最终于船厂完成总装、下水、交付船舶等工作。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全球运力供不应求、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多重因素,全球海运运价指数大涨,2022年航运市场达到历史高位,克拉克森海运指数全年均值在37,253美元/天,并在高位波动,2023年全年均值为23,629美元/天,较上年同比下滑36.6%,但仍较2020年均值上涨了59.2%,2024年基本维持在25,000美元/天上下。在海运指数处于相对高位的情况下,全球新造船市场也呈现积极态势,船东造船需求旺盛。从新造船市场看,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呈现全面上涨态势。2024年,造船完工量8,814万载重吨,同比上涨0.3%;新接订单量16,766万载重吨,同比上涨31.3%;年末手持订单量28,8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3%。
未来,随着风险因素推动需求提升,红海危机持续影响,使得远东-欧洲航线单程航运时间延长,为了提供稳定班期,额外船舶运力需求预计将上升。同时,为了应对美国增加关税、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潜在威胁,短期内航运倾向于增加运力配置。另一方面,船舶市场绿色低碳的发展主旋律已日趋明朗,新造船中清洁燃料动力订单持续上升,全球造船市场将在短期内持续处于景气区间。
长期来看,根据中金企信数据预测,由于海运贸易和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耗的增加、对环保船舶和航运服务的需求以及造船业智能技术的发展,造船市场预计仍将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造船市场规模约1456.7亿美元,预计五年内全球造船规模将达到1,845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84%。
中国、韩国和日本近年来持续主导海洋船舶供应,亚太地区造船三大指标合计占全球占比90%以上,已成为国际造船主导市场,其中,我国在全球造船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升,造船三大指标(按载重吨计)均已超过了日韩两国,2024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上述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55.7%、74.1%和63.1%,创下中国造船史最好水平,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2025年1-6月,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1.7%、68.3%和64.9%,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我国已迈入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国际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形成了船舶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现代高水平的船舶工业体系。在当前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背景下,船舶制造市场增长态势明显,据中金企信数据,2021年中国船舶制造市场产值达2,900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9.5%,2022年全国市场产值以17.2%的增速上升至3,400亿元左右,增速同比上年加快7.7个百分点。随着整体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市场效益水平在不断上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船舶制造市场产值将接近5,000亿元,2022-2025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达15.7%。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现状分析: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是伴随着海洋开发利用产业而展开的行业,也是国家高端技术制造产业的代表之一。随着新的海洋资源的深入研究,更多的资源将被用于生产开发,海洋装备市场预计将迎来新的需求高景气周期。
世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已经有近140年的历史。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已经形成了“欧美设计、亚洲制造”的三个梯队的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欧美国家为主,基本垄断研发、前期设计、海上施工、工程项目总包以及核心关键设备的供应;第二梯队由韩国和新加坡企业组成,主要承担总装建造、大型模块建造以及核心关键设备的安装;中国、阿联酋等位于第三梯队,具备一定的建造能力和研发设计能力,主要从事加工制造,其核心技术和研发设计主要依赖于欧美等发达海洋工程装备国家。
传统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自2014年油价暴跌开始,海洋工程装备陷入了长达5年的低迷期。随着海上新能源开发的需要,海洋工程装备的智能化制造以及新能源开发装备的需求也不断上升。目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订单需求呈现多元化,油价已不是影响海洋工程市场的决定性因素。除了传统的海洋油气装备外,海上风电船舶等已经成为海洋工程市场的另一个增长极,导致2022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订单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海洋工程市场正处在修复期,但从订单规模来看,当前海洋工程市场仍处于低位。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海洋工程市场成交企稳回升,共成
交海洋工程装备订单209艘(或座),金额约268亿美元,数据达过去十年高位。根据统计数据预测,2025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额可达到290亿美元左右。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中国力争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海上风电则是清洁能源中的重要品类,使得下游需求稳定增长。中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的海洋工程装备利好政策、持续增长的油气开发投资、船舶行业的战略性转移四大战略方针将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
根据中金企信数据,2018-2023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由360亿元增长至872亿元,行业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9.36%,预计2024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将达950亿元。随着我国造船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设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 统计范围及所属行业
1.1 产品定义
1.2 所属行业
1.3 产品分类,按产品类型
1.3.1 按产品类型细分,全球造船市场规模(2020-2032)
1.3.2 产品1
1.3.3 产品2
1.3.4 其他
1.4 产品分类,按应用
1.4.1 按应用细分,全球造船市场规模(2020-2032)
1.4.2 应用1
1.4.3 应用2
1.4.4 其他
1.5 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5.1 造船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1.5.2 造船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1.5.3 造船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5.4 进入行业壁垒
2 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2.1 全球市场,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占有率及排名(按销量)
2.1.1 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按销量,2020-2025)
2.1.2 2020-2025年造船主要企业在国际市场排名(按销量)
2.1.3 近三年全球市场主要企业造船销量(2020-2025)
2.2 全球市场,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占有率及排名(按收入)
2.2.1 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按收入,2020-2025)
2.2.2 2020-2025年造船主要企业在国际市场排名(按收入)
2.2.3 近三年全球市场主要企业造船销售收入(2020-2025)
2.3 全球市场,近三年主要企业造船销售价格(2020-2025)
2.4 中国市场,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占有率及排名(按销量)
2.4.1 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按销量,2020-2025)
2.4.2 2020-2025年造船主要企业在中国市场排名(按销量)
2.4.3 近三年中国市场主要企业造船销量(2020-2025)
2.5 中国市场,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占有率及排名(按收入)
2.5.1 近三年造船主要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按收入,2020-2025)
2.5.2 2020-2025年造船主要企业在中国市场排名(按收入)
2.5.3 近三年中国市场主要企业造船销售收入(2020-2025)
2.6 全球主要厂商造船总部及产地分布
2.7 全球主要厂商成立时间及造船商业化日期
2.8 全球主要厂商造船产品类型及应用
2.9 造船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分析
2.9.1 造船行业集中度分析:2020-2025年全球Top 5生产商市场份额
2.9.2 全球造船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生产商(品牌)及市场份额
2.10 新增投资及市场并购活动
3 全球造船总体规模分析
3.1 全球造船供需现状及预测(2020-2032)
3.1.1 全球造船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2020-2032)
3.1.2 全球造船产量、需求量及发展趋势(2020-2032)
3.2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产量及发展趋势(2020-2032)
3.2.1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产量(2020-2025)
3.2.2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产量(2026-2032)
3.2.3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产量市场份额(2020-2032)
3.3 中国造船供需现状及预测(2020-2032)
3.3.1 中国造船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2020-2032)
3.3.2 中国造船产量、市场需求量及发展趋势(2020-2032)
3.4 全球造船销量及销售额(2020-2032)
3.5 全球市场造船价格趋势(2020-2032)
4 全球造船主要地区分析
4.1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市场规模分析:(2020-2032)
4.1.1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2020-2025年)
4.1.2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销售收入预测(2026-2032年)
4.2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销量分析:(2020-2032)
4.2.1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销量及市场份额(2020-2025年)
4.2.2 全球主要地区造船销量及市场份额预测(2026-2032年)
4.3 北美市场造船销量、收入及增长率(2020-2032)
4.4 欧洲市场造船销量、收入及增长率(2020-2032)
4.5 中国市场造船销量、收入及增长率(2020-2032)
4.6 日本市场造船销量、收入及增长率(2020-2032)
4.7 东南亚市场造船销量、收入及增长率(2020-2032)
4.8 印度市场造船销量、收入及增长率(2020-2032)
5 全球主要生产商分析
5.1 A
5.1.1 A基本信息、造船生产基地、销售区域、竞争对手及市场地位
5.1.2 A造船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
5.1.3 A造船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2020-2025)
5.1.4 A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
5.1.5 A企业最新动态
5.2 B
5.2.1 B基本信息、造船生产基地、销售区域、竞争对手及市场地位
5.2.2 B造船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
5.2.3 B造船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2020-2025)
5.2.4 B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
5.2.5 B企业最新动态
5.3 C
5.3.1 C基本信息、造船生产基地、销售区域、竞争对手及市场地位
5.3.2 C造船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
5.3.3 C造船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2020-2025)
5.3.4 C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
5.3.5 C企业最新动态
5.4 D
5.4.1 D基本信息、造船生产基地、销售区域、竞争对手及市场地位
5.4.2 D造船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
5.4.3 D造船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2020-2025)
5.4.4 D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
5.4.5 D企业最新动态
5.5 E
5.5.1 E基本信息、造船生产基地、销售区域、竞争对手及市场地位
5.5.2 E造船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
5.5.3 E造船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2020-2025)
5.5.4 E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
5.5.5 E企业最新动态
6 不同产品类型造船分析
6.1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造船销量(2020-2032)
6.1.1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造船销量及市场份额(2020-2025)
6.1.2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造船销量预测(2026-2032)
6.2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造船收入(2020-2032)
6.2.1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造船收入及市场份额(2020-2025)
6.2.2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造船收入预测(2026-2032)
6.3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造船价格走势(2020-2032)
7 不同应用造船分析
7.1 全球不同应用造船销量(2020-2032)
7.1.1 全球不同应用造船销量及市场份额(2020-2025)
7.1.2 全球不同应用造船销量预测(2026-2032)
7.2 全球不同应用造船收入(2020-2032)
7.2.1 全球不同应用造船收入及市场份额(2020-2025)
7.2.2 全球不同应用造船收入预测(2026-2032)
7.3 全球不同应用造船价格走势(2020-2032)
8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8.1 造船行业发展趋势
8.2 造船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8.3 造船中国企业SWOT分析
8.4 中国造船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8.4.1 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8.4.2 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8.4.3 行业相关规划
9 行业供应链分析
9.1 造船行业产业链简介
9.1.1 造船行业供应链分析
9.1.2 造船主要原料及供应情况
9.1.3 造船行业主要下游客户
9.2 造船行业采购模式
9.3 造船行业生产模式
9.4 造船行业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
10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研究成果及结论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5-2026)
《2025-2031年全球与中国帆船齿轮行业供需形势分析与运行趋势洞察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全球与中国液化石油气船市场竞争格局调查与投资建议可行性评估报告(2025-2031)-中金企信发布》
《中国划艇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运行趋势洞察报告(2025版)-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29年集装箱船行业全景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液化天然气船舶市场监测调查及投资战略评估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