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地位证明:我国军用航空行业数据监测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年全球及中国军用航空行业市场分析、厂商竞争与未来展望-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航空航天零部件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航空材料市场监测调研及投资潜力评估预测报告》
《航空制造行业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评估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中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区域细分市场调研与投资风险研究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雷达信号处理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研发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1.我国军用航空行业市场概况
航空工业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航空产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性、综合性、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新兴产业,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产业内容涵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多个领域,包括航空工程、航空制造、航空运输及航空服务等领域,已经形成了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是经济效益竞争的焦点之一,不仅能够体现国家利益,而且也是加强和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对于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军用飞机是指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或军事训练的飞机,一般分为战斗机、直升机、教练机、运输机、特种飞机、加油机及无人机等七大类,军用飞机的主要使用方为空军。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斗争、空对地斗争和地对空斗争的军种,空军具有快速反应、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及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又能独立遂行战役、战略任务。空军是现代立体作战的重要力量,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国防和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空军正处在从“量变”向“质变”的关键转型期。“战略空军”的建设是战术和战略的配套和丰富,是联合作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的有机结合。我国军事航空正大跨步迈入“20时代”,为我国未来实现“战略空军”打下基础。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国防建设,明确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国防战略。“十九大”提出“贯彻新时代下军事战略方针,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国防力量和军队实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015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中提到,军事力量的建设发展将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执行,我军空军建设要按照空天一体化、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着重提高战略预警、空中打击、防空反导、信息对抗、空降作战、战略投送等能力,海、陆、空三军及武警的航空装备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人民空军装备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不确定性的剧增,我国安全理念已从本土防御逐步向近海防御甚至是全球防御发展。
军费是国防科技工业需求的根本来源,其投入多寡决定了军工产业景气度。军费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基础,是决定武器装备建设进度的核心所在,也是军工企业业绩的核心驱动因素。军费投入规模受宏观国际形势、中观经济发展、微观军费机构等多方因素综合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地缘政治局势的短期催化。近年来,我国军费预算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为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动力。2021年3月,根据预算,2021年中央本级国防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6.8%,达到13,795.44亿元,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在武器装备序列中,海空军装备对国防开支的要求更高。随着新一代各型武器的列装,国防开支未来有望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一直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占GDP的比例基本稳定,但是与国外军事大国相比,我国的国防支出占GDP比重偏低,未来仍有巨大上升空间。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由上,我国军费投入较世界前列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仍将持续加大投入。我国防开支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保障需求相比,与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的保障需求相比,与自身建设发展的保障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将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随着空防、海防、边境防卫、地区和平稳定维护等国防建设加强的迫切需求,我军对各类军用飞机、直升机的需求持续增加,包括军机数量的增加、陆军航空兵的发展、航空装备的升级换代,航母逐渐下海伴随的舰载机群的配备、军用机载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研发、后勤维修能力保障等国防建设的投入增长,为军用航空器的机载设备研制、检测设备研制、机载设备维修服务等相关产品与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我国军用航空行业市场需求
根据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军用飞机总数3,260架,总量少于美国(13,232架)和俄罗斯(4,143架),居全球第三位。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13年-2020年我国的军机数量从2,798架逐年增长到了3,260架,现有的军机数量约为同年美国军机数量的1/4。随着国家对国防方面支出的增加及重视,未来军机数量增长空间巨大。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从2020年我国军用飞机的市场结构来看,战斗机占比将近一半,占比48.23%,其次是武装直升机占比27.69%,特殊作战机占比3.53%。
建设一流军队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标美国,我国军机尤其是先进战机在数量上存在很大增补空间,以“20系列”为代表的国产先进战机已进入批产列装阶段,订单有望加速释放,带动我国航空产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从战斗机的代际结构上看,我国战斗机中大量存在着“歼-7”“歼-8”等老旧二代机型,三代机、四代机数量占比远低于美国、俄罗斯两个世界强国。“歼-7”“歼-8”等二代机均为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流机型,服役时间较长,未来将逐步升级为“歼-10”“歼-16”“歼-20”等三代半或四代新机型。
当前我国军用飞机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未来10年现有绝大部分老旧机型将退役,“歼-10”“歼-11”“歼-15”“歼-16”和“歼-20”等将成为空中装备主力,新一代先进机型也将有一定规模列装,运输机、轰炸机、预警机及无人机等军机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数量增长及更新换代需要。随着我国对军工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国防科技建设步伐加快、中俄两国加强军事合作等新催化剂影响下,我国军工行业大受重视,军用飞机将随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