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产业链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宇通客车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全球及中国生物新能源客车重点企业市场排名报告(2024)
新能源客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金企信编制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新能源客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客车。按动力来源的不同,新能源客车可分为纯电动客车、染料电池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按车辆规格不同,新能源客车可分为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小型客车及微型客车四种。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及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居民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客车运输需求持续减弱。加上2017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客车补贴持续大幅退坡,使得我国新能源客车产销量逐年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销量更是出现较大程度下降。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城市客运需求的回升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2021-2022年期间我国新能源客车产销量开始回升。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客车产量为10.32万辆,同比增长26.2%;销量为10.34万辆同比增长24%。
一、新能源客车产业链全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环保意识增强,节能减排需求以及新能源技术不断创新,新能源客车需求持续增长。从新能源客车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包括钢铁、橡胶、玻璃等基础原材料,以及新能源客车动力系统、驱动控制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从产业链中游为新能源客车整车制造,按应用领域分为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公路客车等;按新能源类型分为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和燃料电池客车;从产业链下游来看,应用领域包括公共交通、学校、旅游以及其它特殊应用领域。整体来看,新能源客车产业链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特征明显。
从产业链各环节代表企业来看,上游基础原材料代表企业有首钢股份、赣锋锂业、天普股份、福耀玻璃等,核心零部件代表企业有杭齿前进、双环传动、远东传动、江特电机、宁德时代等;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有宇通客车、中通客车、亚星客车、金龙汽车、比亚迪、中车时代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客车制造商;从产业链下游来看,应用主体包括各地交通集团、学校等。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代表性企业较多,如比亚迪、银隆新能源、金龙汽车等;同时江西、安徽、湖北等地也有较多代表性企业,如江铃晶马、东风汽车、安凯客车、奇瑞汽车等。
从新能源客车市场销量来看,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的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数据,2023年上半年,宇通客车位居全国第一,销量占比份额接近15%,位居龙头领先地位。其次是福田欧辉、比亚迪、金龙客车,上述企业销量市场占比份额均在10%以上。
对比2022年全国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排名TOP10,除了宇通客车外,其它TOP10企业排名均有变化,其中福田欧辉、比亚迪等排名上升,而中车电动、苏州金龙等排名下降。整体来看,TOP10企业排名变化较大,头部企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从全国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售市场集中度来看,2023年上半年,CR1企业销量市占率超过10%,CR4企业市场集中度超过60%,CR10企业销量市场集中度超过80%,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集中度较高。
二、政策层面利好市场进一步发展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国内城市公交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提出明确的规划要求,其中特别指出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每年新增或更新公交的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该政策有利于推动国内新能源公交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省份均已提出有关新能源公交车应用规划的具体目标,如广东、辽宁、河南、海南等地均提出在2025年之前,城市新增或更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应用占比将达到100%。
随着我国新冠疫情影响逐步缓解,海内外市场需求复苏;客车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替换周期,新车购置需求将不断释放;海外新能源客车需求增长,中国客车占有优势,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扩大。未来新能源客车的市场规模将得到提升。此外,目前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客车领域,预计新能源客车工业水平将提升,进而赢得消费者青睐。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