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技术水平特点、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全球及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竞争份额占比研究预测报告(2024)-中金企信发布》
《全球及中国自行车行业市场专项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自动搬运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
《全球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占有率分析及竞争战略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电踏车行业市场调研及战略规划投资预测报告》
1.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状况
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安全保障、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是提升交通运输人流物流效率的保证,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高的行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已有质的飞跃,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市场规模不断扩增。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3,01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410.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80%。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国轨道交通企业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与保障。
2.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应用的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部分专业领域如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已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但基础部件的研发、生产制造等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有差距。装备产品的安全与性能设计、环保设计、舒适性设计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投入去进行开发研究,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本行业综合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的技术,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轨道交通行业的软件开发,一方面要满足产品功能需求,进行一般应用软件的开发;另一方面要满足产品的安全需求,进行特殊应用软件的开发;行业的硬件开发也有特殊性,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是核心原则,如在设备状态参数的测量中,不采用直接测量而大多通过使用传感器等方式进行间接测量。
2)行业技术特点
①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
轨道交通运输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技术上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行政管理部门对进入国家铁路市场的企业、产品采取了严格的行政许可和认证制度,来保证装备产品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
②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需要经过多年的研发以及现场应用验证,才能保证相关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应性。行业内新产品的研发通常需要经过设备研发、运用试验、技术鉴定、资质办理、准许销售等阶段,时间跨度长,因此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
3.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实施创新驱动
开发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高效节能技术,实现绿色智能轨道交通装备的工程应用;研究车辆车体轻量化、高性能转向架、数字液压列车制动系统等技术,实现向低消耗、高性能、高可靠产品升级;研究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控制、无线传输、故障灾害预警监测等技术,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轨道交通敏捷运维保障系统。
2)推进智能转型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实现轨道交通装备绿色智能化。使装备产品向安全保障、装备轻量、保质保寿和节能环保等技术方向发展。借助大数据系统和云服务技术,促进研究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轨道交通整车及核心部件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
3)强化产业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基地。基于轨道交通装备“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目标,重点研究开发碳化硅新型高效变流器等核心基础器件。以安全可靠性、经济可承受性为主旨,重点开发高品质结构材料和工艺材料。以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开发先进、绿色的锻压工艺、焊接工艺等特种加工工艺。开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础研究和绿色智能装备研制,提升轨道交通加工、检测装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
4)发展制造服务业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目前主要还是以加工、生产、装配及组装为主,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产品制造与增值服务相融合的产业形态,即服务型制造。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拓展在设计研发、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咨询、运营调控、维修保养、工程承包等产业链前后端的增值服务业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