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证明:2027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35亿美元-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与投资策略研究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自动搬运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
《全球及中国自行车行业市场专项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2024版)》
《全球汽车流体管路市场供需结构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评估报告(2024版)-中金企信发布》
《全球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占有率分析及竞争战略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
《2024-2030年电踏车行业市场调研及战略规划投资预测报告》
1.电动自行车发展概况
1)全球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概况
电动自行车是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和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一般由电气系统、操纵系统、装饰件部分、车体件部分、随车附件组成,其既有自行车的轻巧和便捷性,又能够借助电动设备有效弥补(减轻)自行车上坡、逆风、载物时的骑行负担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重视,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与新能源动力技术进步促进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全球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
近年来,全球电动自行车行业持续繁荣。根据中金企信数据统计,2019年和2020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48亿美元和250.4亿美元,2020年同比增长69.19%。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消费者对环境和健康问题更加重视,据预测,2027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35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27%,行业前景广阔。
2)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概况
①市场概况
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在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逐步构建起产业集群,且近年来在生产能力、工艺设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水平均有所提高。随着国内全民运动的普及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受到了越来越多不同层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上还先后出现了共享单车、智能单车等新品类,为传统的自行车行业注入了新活力,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始于20世纪末,进入新世纪后迎来高速发展期,目前步入平稳期。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属于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自二十世纪末全国各地“禁摩令”发布以来,电动自行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城市出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量从2010年的2,954万辆增长至2013年的3,695万辆,这段时期行业活跃度达到最高,参与者众多,行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随着市场逐步成熟,电动自行车行业开始由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进入整合发展阶段,2017年至2018年电动自行车行业产量略有回落,但2019年至2021年又迎来复苏,主要原因是:自2020年以来,共享单车、外卖等ToB端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电动车行业恢复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接近3亿辆,电动自行车一般使用寿命是3至5年,电池需要每1.5年左右更换一次,拥有较大的更换市场。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布,新的国家标准对脚踏骑行功能进行了强制性规定,将大大促进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相应政策实施后,我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②发展前景
A.城镇化和绿色出行带动行业发展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提出了更适宜的要求,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节能和便捷而深受欢迎。与此同时,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激增,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而电动自行车作为绿色出行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短程出行的交通压力,符合和谐有序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趋势,因此电动自行车行业受到了政府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B.新国标执行使行业趋向规范,迎来替换需求
1999年5月28日,国内第一部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发布实施: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但几年后,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产品都已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限速和限重。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频发,暴露出电动自行车行业亟需在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充电安全性等方面加以规范。
2018年05月15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标准与GB/T24158-2018标准共同将传统的电动车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三类,三者的区别主要是在车速、重量和办理牌照方面有不同规定(但通常行业中仍然将电动摩托车也习惯性地继续称作电动自行车)。其次该标准调整完善了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要求。
C.电动自行车出口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过去1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出口数量基本保持了年均双位数的增长,但与每年3,000多万辆的国内销量相比,出口规模仍然较小。过去几年,美国、荷兰、越南、德国、比利时是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主要出口国家,电踏车、高端电动自行车等高单价电动自行车产品在欧美地区有较高的欢迎度。尤其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电踏车和高端电动自行车的出口得到较快增长。此外,一些日常消费习惯和我国较为相似的东南亚国家的电动自行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例如越南市场将有望贡献较大的电动自行车出口增量。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出口规模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作为RCEP协议国成员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关税水平仍有较大下降空间,RCEP协议的实施也有望进一步带动电动自行车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