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企信发布-预计在2026年石化装备工程服务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212.1亿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石化装备工程服务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年我国无损检测行业概述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2024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主要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2030年实验室自动化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
《行业发展现状:基因测序行业目前已经开始逐步成熟的应用领域》
《2024-2030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
(1)石化装备工程服务发展历程
石化装备工程服务从早期的石化企业自主开展,发展至今由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专业服务,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前,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主要依赖自设部门对设备装置进行保运及检维修。石油化工企业一般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配备专门的保运部门与内部检修班,承担着“动、静、电、仪、阀”各类设备装置的安装、日常保运、检修、更新、改造。
在此模式下,大型石化企业长期培养内部团队,并自行采购保运、检维修所需设备,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与运营成本。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内部检修模式也出现了不能有效满足先进设备保运需要的问题。在国有企业进行“主辅分离,逐步分流”发展趋势下,大型国有石化企业逐步将保运及检维修服务交由专业第三方石化装备工程服务商承接。
第二阶段:2000年起,以中国石化为首的大型国有石化企业进行国企改制,并将其内部原有的保运检维修部门分离,同时对保运及检维修需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分离后的石化装备工程服务商以第三方专业服务商的形式,与下游石化企业签署服务协议,为其提供长期服务。
第三阶段: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对装置设备的平稳运行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石化装备工程服务企业不断提高拓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及全流程服务能力,以提升服务附加值及竞争力。
(2)石化装备工程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多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形成了多个石化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企业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因此,石油化工保运和检维修项目多、专业面广、项目分散,服务商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典型的参与者包括广东茂化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津滨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齐鲁石化建设有限公司、北京燕化正邦设备检修有限公司、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远卓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随着大型石化企业对石化装备的保运质量、长周期运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实力较强的第三方石化装备工程服务企业因专业技术门类齐全、保运检维修技术突出、项目交付质量高等优势,在市场中的占比逐步提升。
(3)石化装备工程服务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石化专用装备服务专业化程度高,需要雄厚的技术积累。石油化工是系统工程,且环境通常较为恶劣,在石油化工企业作业时会接触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气体,容易出现突发情况,这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以上需求,石化装备工程服务商必须熟悉石化生产流程,了解其中的特殊要求,并不断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改进,因此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2)资质准入壁垒
石化装备制造中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属于涉及生命安全,是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其安装改造、保运、维修检测等为国家强制许可项目,需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方能获得有关资质。相关资质包括石油化工检维修能力认定、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等,形成了石化装备工程服务行业的资质准入壁垒。
3)组织与专业管理壁垒
石化装备大多属于非标准产品,门类多、规格多、专业性强,对安全性的要求高。因此在组织层面,需要配备安全、服务等多维度的管控部门,并通过专业的组织协调部门追踪项目进度确保安全高效完成,形成高效、有序、多工种、多部门的组织管理体系。这对提供石化装备工程服务的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组织管理提出较高要求。
4)专业人才壁垒
石化装备运行环境复杂,一线的保运及检维修服务人员需要涵盖管工、铆工、焊工、钳工、电工、仪表工、起重工、金加工等技术工种,对专业性和经验水平要求较高。除了熟悉行业流程与规范的基层保运及检维修工作人员,需要高级工程师、研发人员、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才、设备销售人才等研发团队、管理团队与职能支持团队共同配合。同时要求专业人才具备相关的专业证书认证如高级技师证、特殊工种资格证、安全工程师证书等,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高,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性也对人才提出了较高的操作要求,而这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形成了一定的人才壁垒。
(4)石化装备工程服务产业链分析
石化装备工程服务主要是围绕下游石油化工的关键装备展开。依据下游装备的不同,服务范围较广,服务内容也根据下游企业的需求差异,针对各类装备存在的不同故障或问题进行处理。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需求的推动下,保运及检维修服务对先进加工工艺、预测性维护等的需求愈加强烈,以满足下游市场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需求。
石化装备工程服务的对象主要为石油化工行业客户。石油化工装备包含的大型机组、大型装备、大型储罐装置等结构复杂、专业性强,在安全生产的要求下,对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服务标准,需要服务商具备成熟的生产、安全、质量管理方法,先进的组织经验,雄厚的技术设备,以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由于石油化工行业涉及的装置设备种类众多,性能稳定、适用性强的检测仪器及工具材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石化装备工程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如大型机组检修与安装过程中会应用到的专业设备和工量具包括激光对中仪、动平衡机等。
(5)石化装备工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石化装备工程服务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其投资情况息息相关。当前,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下,石油化工企业积极增储上产、纷纷加大资本开支投入,有利于保持石化装备工程服务行业的景气。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2019年,中国石化装备工程服务整体市场整体规模达到78.1亿元。2020年初,外部环境波动对石油、化工等生产制造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的企稳复苏,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全年增速2.2%,逐步呈现稳定的恢复态势。2021年以来,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市场对石化装备工程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回暖:2021年石化装备工程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为128.7亿元,石化装备保运、检维修作为提升我国石油石化设备安全性、节能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预计在2026年达到212.1亿元。
(6)石化装备工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1)向全专业、定制化方向转型
石化行业面临更高的安全性与节能要求,对整体工程设备的运行有了更高的标准。越来越多的公司专注于提供石化装备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专业服务,包括前期的装置设计、设备安装,如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安装改造、压力容器设计、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等服务,覆盖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加速普及针对石化装备的智能化与预测性维护
随着智慧工厂和工业数字化的逐渐普及,设备智能管理方案以及先进仪器也将应用于石化装备管理与维护中,实现对传统人工作业的部分替代,提高准确性与精度。如将检修数据以检修记录表的形式上传至设备数据库,根据材质、介质、温度、压力等要素随数据库中的检修记录筛选分类,分析设备故障原因等。石化企业建立统一的石化装备智能化管理平台,实时自动追踪,在线状态检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预测性维护,最大化地减少设备停机停工时间,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3)先进无损检测技术成为发展方向
先进检测技术包括针对动设备、静设备、电气设备、仪表、阀门的相关无损检测、计量检测、第三方检测等。其中无损检测是在不影响检测对象未来使用功能或现在的运行状态前提下,采用射线、超声、红外、电磁、太赫兹无损检测等原理技术仪器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的检测技术。先进的石化装备工程服务企业已逐步将无损检测应用于换热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理化检测、蒸汽过热炉失效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