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业务行业发展历程分析、壁垒分析及未来展望-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IPTV业务市场竞争力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发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2024-2030年中国轴承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分析及优势企业竞争份额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年我国工程咨询行业市场供求状况、竞争格局及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云桌面行业发展前景:“桌面即服务”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调查:2024年我国电力配电网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展望未来:预计今年工程承包行业产值达到32万亿元》
1、IPTV业务行业发展历程分析:从21世纪初开始出现以来,IPTV业务在我国先后经历市场导入期(2004-2009)、市场培育期(2010-2014)、全面推广期(2015-2019)及高质量发展期(2020至今)四个阶段,IPTV也逐渐从初期探索到政策鼓励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电视媒体。
(1)市场导入期(2004--2009年):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IPTV概念开始出现。2004年,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开始实验测试IPTV,并进行了规模用户测试,当年发展用户数量达4.6万户。2005年5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首张全国性IPTV集成播控运营牌照,并成立百视通(现已合并入东方明珠,600637.SH)专营IPTV业务,先后在上海、黑龙江、辽宁、福建、浙江、陕西等地进行了IPTV试验,标志着IPTV业务在我国正式启动。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获得国内第二张IPTV牌照,并授权下属公司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运营,其先后在吉林、云南开展IPTV业务试点。整体而言,这一时期IPTV业务收视用户规模较小,不属于主流的媒体形态,市场参与者亦较少,尚未形成明确的商业模式,处于市场培育和模式探索阶段。
(2)市场培育期(2010--2014年):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为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要求加快推动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IPTV传输系统对接,明确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电信运营商等市场主体的分工,成为IPTV产业链的雏形。
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第一批12个试点地区,同时,为了指导和推进三网融合第一阶段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报审批流程(即电信运营商申请从事广电业务和广电企业申请从事基础和增值电信业务)。2012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第二批4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石家庄市位列其中。同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总局关于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12〕43号),明确各地IPTV集成播控平台采取中央、省两级构架,在统一管理前提下,实行中央与省分级运营,牌照分别由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持有。
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IPTV业务相关的市场主体和运营机制逐步明确,凭借其高质量的视听内容和交互式的收视体验,并依托与宽带互联网业务的协同,开始在试点地区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广东、山东、河北等地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根据工信部《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至2014年底,我国IPTV用户数达3,363.60万户。
(3)快速发展期(2015--2019年):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5号),2016年,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国协办函〔2016〕1号),明确将IPTV业务推广扩大到全国范围,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IPTV集成播控平台以陆续对接各电信运营商,扩大IPTV用户基数、丰富视听内容为主要目标,IPTV用户数呈现全面快速上升趋势,IPTV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既有赖于IPTV业务本身所具有的电视+宽带的全业务优势,也在于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新媒体的组合优势,IPTV取代有线电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电视媒体传播主流渠道。根据工信部《2019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至2019年末,IPTV用户规模达2.94亿户,超过了有线电视,跃居第一位。
(4)高质量发展期(2020年至今):2019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召开全国IPTV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IPTV是广播电视在新媒体领域的重要延伸,是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平台和意识形态阵地,标志着我国IPTV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末,IPTV用户已达4.01亿户,IPTV用户规模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期。
在IPTV业务用户渗透率逐步提升,用户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精细化运营、服务边界拓展的高质量发展策略已成为IPTV业务的主要探索方向。
2、市场准入壁垒分析:由于电视屏幕具有较强公信力和权威性,为对公众进行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国家需对IPTV和互联网电视播出内容进行管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用于规范IPTV和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发展,同时规定进入相关行业需具备许可证书。不断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政策法规,一方面保证了IPTV和互联网电视行业的规范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合法、合规运营服务;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准入壁垒。按照目前监管架构,每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只允许唯一一家IPTV牌照方开展业务运营。
3、技术壁垒分析:新媒体行业依赖于现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以保证播出内容的安全,为用户提供及时、丰富的视频内容和增值服务,以及流畅、稳定、画面清晰的观看体验,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综合性。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定,IPTV和互联网电视需要保证安全播出,即保证节目播出、传输过程中节目完整、信号安全和技术安全。因此,行业内企业在运行中既要避免节目内容延迟、信号中断等各种突发情况、又要及时应对马赛克、黑花屏、静帧、静音等播放故障,还要在发生火灾、地震等各种灾害事件时保障播出的正常,对设备、硬件、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营的稳定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新媒体行业涉及诸多前沿技术,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4K高清技术等,而该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且目前用户对于内容体验和系统流畅度等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新媒体行业追踪行业和技术发展,利用最新技术持续改善系统功能,并不断推出增值业务内容和应用。视频新媒体应用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形成充足的研究能力和技术经验积累以应对日常的安全有序运营和前沿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