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国家相关政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1、对准入门槛的影响:在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围绕制造业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出了“加快智能化改造。围绕连接器与线缆组件、电子变压器、电声器件、微特电机等用工量大且以小批量、多批次订单为主的分支行业,探索和推广模块化、数字化生产方式,加快智能化升级”以及“推进全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清洁高效生产工艺,开展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实现绿色生产。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结构设计,开发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产品。制定电子元器件行业绿色制造相关标准,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的推进行动。
同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文件都对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未来,随着市场对质量、产量、节能环保等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开关电源生产制造商的市场判断能力、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和生产规模将面临严峻考验,资金壁垒、规模壁垒、技术壁垒将进一步被拉升。准入门槛可能会提高,有助于保持开关电源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相关企业的市场地位。
2、对运营模式的影响: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有利于下游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同时开关电源产品也可通过差异化定价获得较高产品附加值;随后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推进智能产业发展,提出“提升高端智能车载、智能医疗健康、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的供给能力”;
为响应国家战略,科技部2020年发布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修订版)》提出“进一步明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申请条件、建设程序和保障措施,有序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相关优惠进一步落到实处,这些政策同样对配套开关电源产品的研发体系及研发标准提出了新的需求。
下游客户产品的智能升级、性能升级、外形升级将使产业链产生联动效应,传导到公司所处的开关电源市场环节,迫使企业更高效率、更快速度感知市场需求为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需要企业有完善的研发流程来精准测验产品功能;另一方面下游产品市场进一步细化,产品差异化定价和积极扩展销售渠道也能带来更多现金流。
3、对所在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当前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存在整体大而不强、龙头企业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对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和产业大升级、行业大融合的态势,加快电子元器件及配套材料和设备仪器等基础电子产业发展,对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乃至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战略支持下,中国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跨国公司的合作经验,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有望从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向研发中心转型,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