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号】: 206593

【咨询热线】010-63858100/400-1050-986 

【24小时咨询】13701248356 

【交付方式】EMS/E-MAIL 

【报告格式】WORD 版+PDF 格式 精美装订印刷版 

【订购电邮】zqxgj2009@163.com 

【企业网址】www.gtdcbgw.com , www.bjzjqx.com

可根据细分需求个性化定制 

报告定价: 
折后定价: 电议

数量: - + 件(库存件)
报告介绍

2020国北斗系统细分应用市场发展规模分析及运营战略研究预测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其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1)军用领域:北斗卫星手表是目前我国军方认可的军用标准时间表,可实现时间上的高度统一,特别是在联合作战、一体化作战中可实现更好的时间同步。同时,北斗卫星手表还能随时随地为作战指挥官兵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提升联合作战模式下的综合保障水平。

2)民用领域:北斗卫星手表主要应用于商务、休闲、时尚、运动等民用消费领域。北斗应急预警通信终端及系统主要应用于防震减灾等应急安全领域,实现信息的及时、可靠传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气象传输、林业巡防、地理信息采集、通信指挥等。

(2)北斗应急预警通信终端及系统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所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有着覆盖范围广、全天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安全可靠、短报文通信等优点,尤其在地面通信信号中断的情况下,是一种可靠的备份通信方式。公司在我国率先推出的基于北斗的气象应急预警通信系统,获国家发改委“2013年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支持。公司已在山西、福建、四川等地完成了基于北斗的气象应急系统建设和示范应用。该系统同时还可拓展应用到森林防火、国土保持、水利监测等防灾减灾的其他领域。

主要应用领域:

(1)车船监管:北斗系统助力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和现代化。监控各类车辆合规使用、行使、保障休渔期动态监管、船舶安全行驶和渔业安全生产等,从而能够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北斗系统“十四五”投资可行性研究-2021-2027年中国北斗系统行业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评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已有超过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近6万渔船、3230座内河导航设施,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安装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

政策支持下,北斗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不断扩大。2018年,交通运输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公开版)》提出,要分阶段稳步推动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全覆盖。我们预计,未来在政策支持下,北斗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2)电力及农业: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及授时功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方面,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电网时间基准统一、电站环境监测、电力车辆监控等,其中电网时间基准统一等迫切需要高精度北斗服务。电力管理部门通过使用北斗系统的授时功能,实现电力全网时间基准统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截至2018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建设完成北斗基准连续运行参考站200座、为23条国网级重要输电通道提供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形成覆盖重庆、四川、甘肃等13省市的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

北斗农机应用保持增长,政策助力植保无人机、农机无人驾驶的推广。在农业市场,北斗系统的应用包括:深松整地作业监测、自动导航驾驶作业、远程监控和作业调度安排及无人机植保等方面。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使得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加快发展,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收益。但是,目前我国自动驾驶系统在农机上渗透率低于1%,远远落后于美国40%的渗透水平,具有明显的增量空间。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实施,卫星导航高精度产品价格的下降,农业人力成本的提升、对农机更高效率使用的追求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北斗农业市场的培育期将被很大程度地缩短,农业市场的快速增长期已经到来。我们分析认为,未来北斗农业市场有望在北斗前装、存量农机北斗化、智能化远程监控平台和农机共享等方面出现显著的增长点。

(3)大众市场:大众市场处于标配化应用启动期,车联网、智慧城市及可穿戴设备酝酿千亿级市场。利用北斗定位功能,实现手机导航、路线规划等一系列位置服务功能,使人民生活更加便捷。主要应用于车联网、智慧城市及可穿戴设备等,通过与信息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众多的位置服务功能。我们预计,未来北斗系统的大众市场将随着大众消费的升级,加速标配化的进程,应用于更多的细分市场。

“北斗导航+5G通信+人工智能”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技术路线。

1、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等方面,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是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的关键基础技术,通过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定姿,为自动驾驶提供综合位置姿态传感器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形成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2030年中国将有800万辆自动驾驶乘用车,与之相关的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3、预计2021年我国北斗车联网市场产值将超过80亿元。中国车联网市场在宏观政策、潜在市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统计数据:我国车联网产值从2016年366.4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4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17%,预计2021年国内产联网产值将达到1150亿元,2019年-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41.54%。2025年前,大部分新车都将联网,同时联网汽车渗透率也将不断提升。同时,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60%。据《2018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北斗车联网的市场渗透率为7.1%,北斗在未来无人驾驶预计将达到50%的渗透率,若假设北斗车联网的市场渗透率仍达到7%,我们预计2021年我国北斗车联网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4)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通过交互平台将人、车、物、网络等互联互通,形成有序网络,为智慧服务提供智慧化支持,最终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等进行智慧化运用;在智慧城市行业,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养老、城镇供热、供水排水等方面,国家北斗服务网已经为全国超300座城市的各种行业应用提供北斗服务,有效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化和完善,全面实现北斗的“百城百联百用”。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规模有望超过5000亿元,从而拉动北斗产值增长。截至2017年,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7%的地级市,总计有超过500个城市正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签约总量超过4000个。中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规模从2013年的1154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32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78%。2015年-2017年年均增长率为26.01%,均高于20%。因此,我们假设未来智慧城市增速仍能保持20%的增长速度,则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规划投资规模将达到5657亿元,我们预计,随着智慧城市投资规模的高速增长,北斗市场规模有望随之持续扩张。

(5)穿戴式设备:市场主导企业的穿戴式设备已全面支持北斗系统。

1)在穿戴式设备市场,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提供位置服务,使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救治更加及时和精准,为“健康监测”增加了安全砝码;

2)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1.25亿台,较2017年增长8.5%。同年我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超过550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350亿,较2017年增长32.5%,中国市场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智能可穿戴市场。目前,小米、华为等市场主导企业的产品也已全面支持北斗系统,并于2018年上市了中国首创的“北斗芯”智能腕式手机;

3)2021年中国穿戴式设备产值有望超500亿美元。中国穿戴式设备产值从2015年的28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42%,预计2021年产值有望达到79亿美元,按照当前最新汇率计算(2019年6月2日,1USD=6.9053CNY),折合人民币545.52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8%。

(4)特殊市场:特殊市场是国产替代最关键的领域,是北斗应用最快、最稳定的市场之一,处于维持稳定增长期。特殊市场涉及军用、警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是国产替代最关键的领域,北斗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最体现国家意志,因此特殊市场也成为北斗应用最快、最稳定的市场之一。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及服务在公安应急通信指挥、防灾减灾等细分市场获得大量部署,未来随着我国对自主可控的要求,反恐、维稳、警卫、安保等大量公安业务对高度敏感性和保密性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特殊市场众多细分领域将处于维持稳定增长期。

1、公安领域:三级北斗公安应用体系已建成,提升了公安实战精准度。反恐、维稳、警卫、安保等大量公安业务,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保密性要求,北斗系统正在成为公安机关提高执法效率、执法水平、执法精准度和应急处突通信能力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保证了数据安全;在公安系统方面,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公安车辆指挥调度、民警现场执法、应急事件信息传输、公安授时服务等方面。基于北斗的公安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警力资源动态调度、一体化指挥,提高了响应速度与执行效率;

三级北斗公安应用体系已建成,2020年北斗警务车载终端的配备率预计达100%。2018年各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北斗的应用工作,已初步建成了全国位置一张图、短信一张网和时间一条线的“部-省-市”三级北斗公安应用体系,形成了纵向扁平化指挥调度和横向跨区域跨警种联动的综合位置应用,超过11万台公安专网设备实现了时频统一的服务与监管,提升了公安实战精准度。北斗公安应用使公安出警时间平均缩短近20%,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总体提升2倍。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预计到2020年,北斗警务车载终端的配备率达100%,北斗单兵装备的配备率将达到80%,市场前景广阔。

2、防灾减灾领域:防灾减灾是北斗较为突出的应用之一,基于北斗减灾业务系统的全国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已初步建立

。1)在防灾减灾方面,北斗系统主要应用于:灾情上报、灾害预警、救灾指挥、灾情通信、楼宇桥梁水库等监测等方面。通过北斗系统的短报文与位置报告功能,实现灾害预警速报、救灾指挥调度、快速应急通信等,可极大提高灾害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2)当前已初步建立基于北斗减灾业务系统的全国防灾减灾业务体系。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2018年北斗综合减灾救灾应用系统已在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模化建设应用,部署建成10个省级北斗综合减灾应用分节点平台、装备部署了4.5万台北斗减灾信息专用终端,初步建立了基于北斗减灾业务系统的全国防灾减灾业务体系。

3)预计未来北斗高精度监控预警系统及终端市场总规模月75亿元左右。北斗高精度连续监测建筑物、桥梁情况,及时预警以降低重大事故的发生。利用北斗高精度自动化连续监测技术,结合建筑领域相关传感器,建立一套高效率、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为城乡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提供预警和有力的决策支持;

4)防灾减灾领域未来将产生几十亿的市场规模。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全国目前有75万名灾情信息员,若按照未来人手一部北斗减灾信息专用终端及配套系统估算,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可达75亿元左右。

产业前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12年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服务,2020年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推进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多个地区开展了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园的建设,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产业集群,打造卫星应用产业链,带动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北斗系统提供的导航定位、授时、短报文等服务,已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森林防火、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分享到:
Products / 购买了此报告的客户还购买了以下的报告 More
2025 - 09 - 15
售价:RMB 0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减震器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一、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新兴市场成增长极全球汽车减震器市场呈现稳步扩张态势,其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三亿辆,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减震器行业提供了庞大的售后市场与整车配套需求。中国汽车减震器市场规模已占据全球重要份额,且增速领先全球平均水平。这一增长得益于两方面:一是传统燃油车市场对减震器性能的持续升级需求;二是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智能化减震系统的迫切需求。2.技术迭代加速,智能化与轻量化成主流当前,汽车减震器技术正经历从被动减震向主动减震的跨越。传统液压减震器虽仍占据主流市场,但电控减震器(如CDC减震器)凭借其可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阻尼的特性,逐渐在中高端车型中渗透。中研普华指出,智能减震器通过集成传感器、控制器与算法,能够实现“路况感知-阻尼调节-反馈优化”的闭环控制,显著提升驾乘舒适性与安全性。二、市场竞争格局未来,全球汽车减震器市场将呈现“顶尖梯队+区域龙头+细分专家”的多元化格局。国际巨头(如ZF-Sachs、KYB)将继续主导高端市场与核心技术,但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本土企业将通过性价比与快速迭代能力占据中低端市场,并逐步向高端渗透。企业需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差异化策略构建壁垒。例如,部分企业聚焦售后市场,通过“云上学校”项目为偏远地区提供在...
2025 - 09 - 12
售价:RMB 0
2025-2031年游戏手柄市场发展格局分析及投资规模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游戏手柄行业正经历“无线化-智能化-生态化”三级跃迁。无线连接技术通过蓝牙5.3与Wi-Fi6的普及,将操作延迟压缩至肉眼不可察级别;触觉反馈技术从单一震动升级为毫米级力反馈,索尼DualSense手柄的触觉引擎可模拟“踩过泥地”的震颤与“金属碰撞”的阻力;AI算法深度介入交互设计,北通宙斯手柄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玩家操作习惯,动态调整按键灵敏度。此外,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心率监测被引入高端产品,用于增强游戏安全性与沉浸感。全球游戏手柄市场形成“北美主导高端、亚太加速崛起”的格局。北美市场凭借成熟的电竞生态与主机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索尼、微软、任天堂三大主机厂商通过专利壁垒与生态绑定巩固高端市场;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因主机解禁、移动游戏品质提升及政策扶持,成为增长引擎。本土品牌如北通、飞智通过“跨平台兼容+性价比”策略切入中端市场,雷蛇、罗技等外设厂商则聚焦电竞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二、供需分析(一)需求端:多元化场景催生结构性增长核心玩家追求极致体验:电竞选手对毫秒级响应、高精度操控的需求推动专业电竞手柄发展,可拆卸按键、磁吸充电底座等设计成为标配。泛娱乐用户扩大市场基数:银发玩家通过简化操作设计在休闲游戏中实现“零门槛社交”,残障玩家市场涌现单手操控、语音指令等定制化...
2025 - 09 - 11
售价:RMB 0
全球与中国雪泥机市场深度调研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2025-2031年-中金企信发布一、雪泥机行业介绍雪泥机是一种用于制作雪泥、沙冰等冰爽饮品的设备,近年来在餐饮、家庭等场景中应用广泛。按使用场景分类:可分为商用雪泥机和家用雪泥机。商用雪泥机大容量、高效率、耐用性强,适合餐厅、影院、酒吧等商业场所;家用雪泥机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合家庭或小规模使用。按制冷技术分类:包括压缩机式雪泥机和预冷式雪泥机。压缩机式雪泥机通过内置压缩机快速制冷,无需预冷,可连续工作,效率高,适合商用场景;预冷式雪泥机需提前将容器放入冰箱冷冻,依靠蓄冷材料制冷,结构简单、便携,适合家用,但需等待预冷,无法连续制作。按结构设计分类:有单缸雪泥机、双缸雪泥机和多缸雪泥机。单缸雪泥机仅有一个搅拌缸,一次制作一种口味;双缸或多缸雪泥机则有多个独立缸体,可同时制作不同口味。二、投资战略1.技术创新型企业具备核心专利与研发能力的雪泥机企业将主导市场。例如,某企业自主研发的“超音速雾化技术”,可将水滴破碎至微米级,造雪效率提升50%,且雪质更接近自然雪,该技术已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未来三年计划向民用市场推广。投资者可关注在压缩机变频控制、智能温控系统、环保制冷剂等领域有突破的企业,这类企业毛利率通常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15个百分点。2.产业链整合者通过并购或战略合作实现上下游协同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例如,某头部制造商...
2025 - 09 - 10
售价:RMB 0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母机行业市场分析、厂商竞争与未来展望一、工业母机概念工业母机,又称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基石。工业母机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中游,下游的应用终端主要为机械设备、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工业母机是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精度、效率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机床行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国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产业链概述工业母机产业链涵盖从上游零部件供应到中游机床制造,再到下游终端应用等多个环节。上游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机床机架、传动系统、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电气元件等。中游环节是机床的制造过程,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等。下游是机床的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模具制造、工程机械、军工、3C电子、电力设备、船舶等多个行业。工业母机产业链以“减材/等材/增材装备”为核心,上游为关键零部件与数控系统,中游为整机制造,下游覆盖汽车、航空航天、3C等高端应用。三、行业规模分析我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母机重要生产、消费大国,产业规模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制造的机床产值占全球机床总产值的32.1%。我国工业母机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高端市场和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数控化率方面,2023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仅为45.5%,与日本的80%以上、美国和德...
全国统一代理热线:
400-1050-986
服务时间:工作日 9:00—17:30
邮编:330520
专业团队权威咨询诚信服务客户至上
  • 加微信在线咨询

  •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更多活动惊喜等着你!
Copyright ©2018 - 2021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回到顶部
网站对话
在线营销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