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运动控制行业上下游发展现状、经营模式及经营特征分析-中金企信发布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2024-2030年中国运动控制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单项冠军-家电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占有率申报证明(2024)-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29年电子专用材料市场发展格局分析及投资规模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全球电控制动系统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640亿元左右-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腐蚀控制市场竞争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1.运动控制行业基本情况
运动控制是一门关于如何运用计算机、电子元件、电动机、机械零件等对物体的位置和速度进行精密控制的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起源于19世纪中期对直流电动机传动的控制,到19世纪末,交流电动机传动得到广泛的应用。初期的运动控制通常只能通过行程开关实现点到点的启停控制。
20世纪初期,工业制造业开始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的新技术,即在零件加工中大量使用专用机床,在装配工序中采用流水线作业,形成了“刚性生产线”。在此期间,运动控制技术逐渐从位置和速度控制发展到位置、速度和力矩控制,从单轴控制发展到轨迹控制等多轴联动控制。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日本品牌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运动控制行业的开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受益于国内产业升级、设备制造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机械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和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自主创新,不断汲取现代控制理论、微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先进的技术手段,国内运动控制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自动化产业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运动控制产品主要包括运动控制器、伺服系统和步进系统。运动控制器为伺服系统和步进系统的控制装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运动控制器从以单片机、微处理器或专用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发展到以DSP/ARM和FPGA为核心处理器的运动控制器。根据应用范围,运动控制器可分为通用运动控制器和专用控制器。通用运动控制器一般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接口,设备制造商根据其设备的控制需求基于运动控制器编程开发控制系统;专用控制器是为特定应用领域开发的控制器(如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控制系统、激光标刻控制系统、点胶控制系统等),由控制器厂家根据行业应用工艺需求完成应用软件的开发,设备制造商无需二次开发即可直接使用。
2.运动控制行业上下游情况
行业上游包括硬件类和软件类,其中硬件类包括各类电子元器件及机械结构件,如PCB面板、IC芯片、晶体管、电阻电容等,软件类包括编程开发工具及操作系统。中游核心部件包含如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等,下游多为点胶机、锡膏印刷机、自动光学检测设备、贴装机、插件机等电子制造设备厂商,其终端领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产业。具体如下:

3.运动控制行业经营模式及经营特征
①行业经营模式
运动控制系统产品一般装配于下游客户设备中,需要根据下游产品要求做出设计调整,以满足客户对于性能参数的要求。由于运动控制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且产品种类多,不同领域之间的产品差异显著,同一领域不同客户对同类运动控制产品的诉求不同,因此,针对标准化的产品需求,运动控制厂商一般采用备货式生产,而针对定制化、非标准化的产品需求,运动控制厂商则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
②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运动控制器作为大多数制造设备的核心部件,下游行业主要有电子制造、机床、纺织机械、医疗设备、印刷机械、塑料机械等设备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会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周期性,由于下游客户分布广泛,使得行业内公司具备了较强的抗周期性风险能力。
(2)区域性
运动控制产品的下游客户多为设备制造厂商,主要集中在工业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3)季节性
由于行业下游客户分布广泛,目前行业没有明显季节性。